如何錯誤的看電影

自從我在四個月前結婚,我已看了“十三到三十”(13 going on 30),三季“醜聞”(Scandal),並一些我若未婚就永不會看的東西。

但最讓我謙卑的,是我發現我的觀點是多麼的窄。

這說明了什麼?
我發現我習慣了避開,而非提問,我不能立刻明白的事情。 “這說明了什麼?”我知道我會問自己,這電影啟發嗎?有文物價值嗎?但我常常只定義跟我有產生共鳴的事為“有啟發性”或“有價值”。

這畫面的對與錯?
有時候,我避免“喜歡”某些東西,是因為我不想承認,我和電台播的那首歌或故事中的那個角色一樣有問題。我喜歡告訴自己,如果我不看那部電影,或不聽那首歌,那我就不會陷入這個,或那個罪。事實是,我被拉入罪,是因為罪已經在我心裡。

有時刻,當我和某件事情產生共鳴時,我會發現,“哇!原來我喜歡這件事,是因為自私…或其他東西…已經住在我的心裡。“

這人是誰?

問什麼是對可能比問什麼是錯更令我不安,因為這問題迫使我面對盲點。這故事想表達的想法是什麼?故事裡的角色怎樣看自己?那看法如何挑戰我看事情的方式?

基督教教我在別人身上尋找上帝的形象,儘管它已有毀損,我也要允許別人用他們有錯處的看法來質疑我的看法。

我們被蒙召該如何回應?
如果藝術是人的表達,人是照上帝的形像被做,而我們全是罪人,那我們有神學的基礎去聽其他人對電影的看法。

我們不是被蒙召去喜歡其他人喜歡的事。我們被蒙召是去愛我們的鄰居,這代表少一點想我喜歡什麼,多一點想別人在說什麼。危險的是,是想像我們已經知道的事。

分類: 信仰電影,作者: Adrian Luk。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關於「Adrian Luk」

VOICE Involvement: 2007 (VOICE), 2009 (V2) Born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Adrian was a college stud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art of the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group on campus. He is interested in playing guitar, eating and playing with new things (like technology). Currently, Adrian is working in Asia.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Copy This Password *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