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時間淬煉的信心

農曆春節期間,我們去了教會牧師家作客。Samuel是位十分渴慕真理的牧師,也熱切期盼教會的會眾能明白耶穌的真實,以及為何祂配得我們全然相信。而正如我之前在這個網誌所所提到的,「全然相信祂」一直是我的掙扎。

用餐後,牧師將本來要玩的桌遊擱在一旁,開啟了一場蘇格拉底反詰式的討論(一來一往的問答。)他將討論的主題訂為:耶穌是誰?聊著聊著,我們的話題漸漸聚焦於亞伯拉罕。在對答中,我第一次察覺到神與亞伯拉罕立約、至應許成就之間,其中時間的多寡。在漫長等待的數十年間,亞伯拉罕連是否能親眼看見神承諾賜予的後裔都不知道了,更別提擁有獨子。

信心,經時間焠煉而成。
當我第一次發現自己懷孕時,一切都讓我難以相信。特別是經過數個月的挫折後,「相信」尤其困難。剛開始的幾週,各種焦慮的想法充滿了我的腦海。但同時,在禱告中我仍抱有一絲希望…

當我首次透過超音波看到十週大的寶寶,我決定相信第二次。我聽到從寶寶安穩沈睡身軀中傳出清楚的心跳聲,眼淚不禁奪眶而出。

第三次,寶寶仰躺著扭動著四肢,看起來就像隻小蟑螂。他活著,活動著。落淚的我再次相信。

其實我能實際看到寶寶成長樣貌的機會,每次都相隔好幾個月。雖然跟亞伯拉罕比,這樣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但我仍需有一定的信心,才能相信寶寶在我看不到的期間,會繼續茁壯成長。而現在,我幾乎天天能藉著胎動感受到他(沒錯,他是個男孩)的存在。

信心,經時間焠煉而成。
Matthew和我已經為寶寶取了中文和英文名字,他名字背後的含義為「明白真理」。對我而言,「明白真理」一直是個掙扎,也讓我在信仰中面臨許多挑戰。對寶寶而言,即使他的名字有如此的含義,他將來也有可能面臨與我類似的困境。但無論如何,他已經幫助我了解一項簡單的真理—「相信」意味著看見神在過去、在此刻所行的一切,並明石懷著盼望,相信祂在未來會繼續掌權動工。

信心,經時間焠煉而成。

作者: Camara Fedoriw
翻譯: Shirley Feig

你真正的父親

dad and son

父親—這個單字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代表了不同的意義。這陣子以來我遇到了許多人,他們無論在任何事物上,都無法感受到自己與這個單字的關聯。「父親」對他們來說完全不具任何意義。因為說穿了,他們從未擁有父親。當然,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他們是有位提供精子的生父。然而在養育、關係、和感情層面,他們覺得自己是無父的孤兒。

因此我深深地相信,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在世上時,試著幫助我們更加了解神是誰,祂是怎麼樣的一位神。聖經多處以「父親」一詞稱呼神。這雖是一件好事,但耶穌採取了更進一步的詮釋。我們說「祢像父親般顧念我們」或「祢是我們的父親」是一回事,但能說「爸,早安」就有了全新的意義。耶穌不只形容神是怎樣的神,祂也告訴我們要將神當作我們的父親!

若要更深入探討,許多學者指出,當耶穌在馬太福音六:9-13教導我們如何禱告時,說到:「我們在天上的父…」,而原文在此處使用的單字是「Abba」—這是中東孩童們所學到第一個單字—「阿爸」。讓我們思考一下這背後的涵義。即使是那些在世上擁有模範父親的人們,都曾經因為他們的父親而受到誤解,感到失望。然而,你在天上的父親比任何人都了解你,對於那些從未擁有父親的人,祂是他們真正的父親。對祂而言你是極為寶貴的。不只如此,甚至在你求祂之前,祂早已知道你的需要!

你能想像天父有多愛你嗎?若神在藉著祂的話創造世界之前,就已十分滿意祂的計畫,那麼,當祂看到祂的努力,結出了美好的果子,就是那相信祂的兒子與女兒們時,祂豈不會更滿意嗎?而這就是為什麼祂渴望我們認識祂是「我們真正的父親」。一旦我們接受了這樣的關係,我們面對造物主的態度也會轉變—而我相信這也是耶穌自始至終的目的。

 

作者:Wes Dudley

翻譯:Shirley Lee

兩個作曲家的故事

Two cities

Photo by will_spark and alvincchen / CC BY

想像兩個28歲的年輕人。

一個是紐約百老匯的作曲、作詞家。他第一齣在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剛獲得了知名的東尼獎(就是頒發給音樂劇的奧斯卡獎)。他的前途光明,充滿著令人興奮的機會。

另外一個年輕人也出生於紐約,但在過去20年住在台灣。他在VOICE營會工作,每年他都會寫一齣音樂劇給參加營會的同學演出。他的前途不確定,也沒有任何令人興奮的計劃。

你大概猜到第二個28歲的年輕人就是我。我記得幾年前,我在看年輕的作曲家Lin-Manuel Miranda在獲得東尼獎時,以饒舌方式演說他的得獎感言的片段,挺羨慕的。我心想︰「我想在28歲時,也一樣成功。」

現在我到達同一個年齡,我面對著我沒法達成我希望做到的事情的現實。我不禁在想︰「那是說我天賦不足嗎?是我不夠勤奮嗎?說到底,我是……失敗者嗎?」

最近,我對詩篇42篇有新的欣賞體會。詩人心中正經歷極大的不能滿足的渴望。「…如鹿切慕溪水」

Sand_gazelle_(gazella_subgutturosa_marica)

詩人大可以說服他自己他並不口渴。「你知道啦,我其實生活得相當好。我應該為我所擁有的去感恩。」或者如果他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又會怎樣?「如果我作了不同的選擇,我現在就不會那麼口渴。如果我很努力工作,那一切都會安好。」

重點是他知道甚麼能真正地滿足他。「神啊,我的心切慕你…」雖然一顆乾渴的心也可能享受草、禾與穀粒,卻只有水能滿足。雖然我想成名和有成就,但這些都不能滿足,只有上帝才能夠。

詩人怎樣做了?他承認他的渴望,並尋求那唯一位可以滿足它們的。「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重點不是到底我是不是失敗者。重點是,我有仰望神嗎?衪是我的神嗎?

作者︰Timothy Chen
翻譯︰Ada Simpson

仰賴耶和華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這是我記得當我還是小孩時(哇好久以前了),最先學會背誦的兩節經文。過去20多年來,當我思索生命中種種的問題時,我引述並默想這經文無數多次。或許你自己曾問過以下其中幾個問題:我該讀甚麼科系?我該從哪裡找工作?我要怎麼負擔學費/車費/房租?我該跟誰結婚?我一生的志業是甚麼?如果你也問過很多這樣的問題,並覺得掙脫未知感是越快越好,那麼你跟我很像。

即使多年來我對箴言第三章的經文很熟悉,我卻仍在剛開始理解這些經文的真理與重要性的階段。過去一年來,主以祂的慈愛幫助我放下自己的聰明和想法。我在去年暑假的VOICE跟你們一些人分享,我一直在找工作,處理取得我學位和教師執照的一些問題,並同時試著想出我該如何在異國自立。隨著失去一個接一個的工作機會,每往前一步就要處理如山般高的文件,我常常感到十分灰心。看起來好像每個可以出錯的環節都出錯了。每當我想到所有我必須完成的事,我覺得這些問題是不可能被解決的。我有可能在我的停留許可過期,必須回到美國前找到工作嗎?我到時究竟有無足夠的錢讓我回到美國呢?我不斷地問到底還要我等多久…而神要我信任祂,並停止倚靠自己的聰明。我當時仍試著將我以為自己需要的,塞進我以為神所希望的理解之內,但神告訴我放手,讓祂自己向我顯明祂話語中應許的智慧與慈愛。

毫無疑問地,神是如此信實並及時的供應了我一份工作。我有一些居留證的文件,因需要批准而被送回美國,而它們就在我簽證過期的幾天前通過了。我教師執照的文件審核通過了,而我甚至因此能在台灣有更好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神實現了祂必指引我道路的應許,而且我有許多主如何在關鍵時刻及時供應我所需的見證。讚美神,因祂沒有讓我繼續倚靠自己的智慧。神的話是真實的,願我們繼續每一天行在祂的光中。

作者:Joel Feig

翻譯:Joy Liao

使我重生

「上帝,今天我沒有辦法,人生太艱難了,我累了。」

你有過這些時候嗎?我不是只在說一個疲倦的晚上然後不想起床而已,我說的是那種你甚至不知道你還在不在乎能否起床,那種直沉心底的疲累。詩篇119篇25節說,「我的性命幾乎歸於塵土。」我發現自己曾經有像這句經文描述的狀態。

不是一些特定什麼讓人生艱難的事。就很簡單,是,所有的事。所有人生裡那些陳腔濫調或勵志格言就像打在我臉上的巴掌。每天早上就像一頭公牛一樣追著我。我需要一個脫離無限迴圈以及自我哀憐的方法。讚美主!祂確實給了一條路─祂的話(道)。

我心裡想:「我已經試過了,我已經讀過了聖經。告訴我一些新的東西。」但是,令人訝異的事實是我的答案不是一些新穎會奇蹟似解決我一切問題的東西。我的答案,對一個神的孩子,與我同在著。父神給了祂所有來認識我,住在我裡面並就是那一切事情的答案。如果祂就是我所需要的,我必須盡心、盡力、盡性、盡意地被神的道充滿。「…道就是神。」(約翰福音1:1)

經由祂的話,我們知道那命令就是遵守祂的命令。「我們遵守神的誡命,這就是愛祂了。並且祂的誡命不是難守的。」(約翰一書5:3)遵守祂的命令,堅持住這些東西,認真地看待,並切實地去做。我們的父神比任何人都知道我們的軟弱及需要,當心裡低沉的時候,那答案仍然是一樣的。

你是否感到你正在奮力地抓住一些想緊握住的東西?就近祂的話,讀祂的話;背誦祂的話,也傳講這些話,將空餘的時間填滿神的話。剛開始你也許不會感覺到什麼差異。我就沒有,但是緩慢地,有些事情會改變。並且到最後,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太多,但我的心卻有;在心底深處有些東西開始成長了,是微微閃爍的希望。

「我的性命幾乎歸於塵土,求祢照祢的話將我救活。」詩篇119:25

沙漠:成長的地方?

Wadi Rum Desert, Jordan ©2010-2012 David Sant, used by permission.

太陽炙熱的曬著,直到你可以在石頭上煎蛋。而當太陽終於落回海平面下,氣溫卻突然降至接近結凍的溫度。強風掃過乾燥的地表,把沙塵吹入你的眼裡、鼻裡、口裡。在那地方幾乎沒有水,而只有強韌的植物與動物可以在那裡生存。

沙漠可真說是荒蕪之地。

但,是嗎?

很多基督徒會把生命中的困境比喻為生命中的「沙漠時刻」:那些乾涸、冷清、似乎與 神遙遠的時刻。而我相信其實有兩種的靈命沙漠:那些神引領我們進入的沙漠,以及那些我們自己因為離開與 神的關係而造成的沙漠。

有很多聖經的例子說明了很多那些在被 神領至沙漠的人,在經過那段時日都有很棒的改變。

摩西花了生命中將近八十年的時間在沙漠。而在頭四十年, 神預備他成為帶領以色列人跨越沙漠進入應許之地的人。

而施洗約翰在沙漠中長大(路加福音 1:80)。而 神使用他成為為耶穌預備道路的人。

耶穌則在沙漠中禁食四十天,為的是預備 祂將來的事工。且聖經告訴我們, 祂是因為聖靈引導才去到沙漠(路加福音 4:1)。

然而我最喜歡有關沙漠的聖經故事是關於腓利的故事。腓利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他參與了在撒馬利亞其妙的屬靈覺醒:講道與為新信者施洗。他看見 神做工也參與在其中。那一定就像在 VOICE 的服事乘以一千倍的感覺(而看見 神在 VOICE 做工已經很令人驚嘆了!)。

在經歷這些後,腓利第一件知道的事,就是雖然他人正在耶路撒冷, 神仍要他去加薩沙漠。而沒有人在那個沙漠中。如果我是腓利,我一定會想「嗯,上帝,我們在這裡作的很好。 祢為什麼要我去這個沙漠? 祢這樣作並不合理!」
但聖經中下一句話這樣寫著:「他起身便去了。」哇!這是信心。這就是活出實在真神的生命並且深深知道 神的實在。

腓利跟隨 神去了這個荒蕪之地,而且他在那裡和一位衣索比亞的太監分享了福音。我們無法知道因為腓利「起身便去了」的這個舉動,多少衣索比亞人相信了耶穌。(請你們自行閱讀腓力的故事,記載在使徒行傳 8:5-40 中文或 English

神讓好事發生,甚至是在沙漠中。我想問大家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常太快想逃離我們的屬靈沙漠?當然,因為那並不舒服。當然,也因為那很孤單。然而,也許我們應該在尋求逃跑前,先學會尋求 神。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會花時間在那沙漠中。但我們必須小心分辯這是否是 神的帶領而非我們犯罪所導致的沙漠!以色列人因為不遵行 神旨意而在沙漠中迷網的行走了 40 年。如果你因為不遵行 神旨意而讓自己在沙漠中漫遊並且在當中失去和 神的關係──悔改吧!不要在不信的沙漠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如果是 神帶領你進入沙漠中,尋求 祂。因為最終 神希望可以拉近和你的距離,或甚至預備你去面對未來的某件事。

Author: Celia Anderson
Translator: Gracie Lu

 

從憂慮到敬拜

我是銀行的行員,核算每一分錢是很重要的。精準是必須的。沒多久之前,我點錢時短少了,不管怎麼回顧檢查都沒有辦法找出錯誤出在哪裡。午休時間到了,我需要離開。當我不在的時候,我的同事繼續嘗試解開這個神秘難題。我所能做的,就是相信神已知道發生的一切事情,錯誤會被找到。

午餐時間於是成為禱告的時段,因我不太想進食。我禱告,並相信神,結果猜猜發生什麼事? 當我回去工作時,我其中一個同事驚呼「我找到錯誤了! 數鈔票的機器誤讀了一張鈔票」。

我知道這是一件小事,但這對神來說仍然很重要,正如那些大事。我們將每一件事交託神是討神喜悅的。因我們尋找神,就必尋見。神總是會顯明祂自己。當我們將這些小事情交託信靠祂時,是的,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情,當我們體認到神比我們還在乎這些事情,我們的態度會從憂慮轉為敬拜,知道神掌權。

憂慮攔阻神在我們身上動工。當我們擔憂時,我們的焦點是在我們自己身上、在問題以及解決方式上。當我們信靠神、就榮耀祂、是將神放在我們生命中正確的位置,是神坐在寶座上並知神的權能超越我們及憂慮。讓神在你的生命中藉著信靠祂而榮耀神,在那些事上經歷祂的眷顧。

作者: Katie Pleckham
翻譯: Ina Su

上帝修補我的帽T

在台灣教書第二年的一個冬天早晨,天氣有點冷,我就帶了我最喜歡的藍色帽T去學校。在到學校的途中,我發現帽T的袖子上有一個破洞。這要我怎麼穿啊?所以我就想說硬著頭皮穿T恤好了。

當我到了學校,把背包、書、皮包丟在我的座位,然後帶著微笑跟我的同事 Xu Jun 互道早安,順便給他看我的帽T。

聽了我的帽T的遭遇,他說:「那個阿嬷可以幫你搞定!」

這阿嬷是一個非常活躍又很和藹的老年婦人,我不太確定他在學校裡的職位究竟是什麼。他會幫人包紮傷口、梳頭髮,會責備人,也會安慰人,總之就是對所有人做阿嬷會做的事,當然除了校長以外。

「真的!」另一個同事說:「我們這裡有最厲害的裁縫師!」

「來!來!拿過來!」阿嬷用她那粗魯但又一派和諧的口吻說著。

我滿心感激,把我的帽T拿給那個阿嬷。我預期我應該會得要穿著T恤上至少一節課,就心滿意足地回到位子上在上課前跟 Xu Jun 小聊一下。沒想到不過五分鐘,那個阿嬷把我的帽T丟還給我。她已經非常精巧地補好了!

我非常感謝這個阿嬷,我也很感謝神。我知道祂就是刻意安排要我帶這一件帽T來到學校,而不是其他不需要被這個阿嬷關照的帽T,如此我的這件帽T才可以被補起來。

過了幾天,有一個朋友想要嗆我帽T袖子上有洞。

「你們看!!」他叫其他朋友注意我的衣服:「你看他帽T袖子上有ㄉ…」「跑哪去了!!」他很驚訝地問著。

我笑了笑,然後就跟他解釋上帝怎麼把我帽T上的洞補起來的。

有時候我會覺得上帝好像不太管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但祂會不時用這樣的狀況來提醒我,其實祂連那最小的事情都會看顧。我為什麼要懷疑祂慈愛的眷顧?畢竟「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麼? 」

在這個復活節,當我們在慶祝上帝的愛最大的表現的時候,讓我們持續來信靠、讚嘆上帝那永不改變的慈愛。

作者︰Celia Anderson
翻譯︰Simon Yeh

母親的困境

 

二月四日,上帝賜給我們一個美麗的女兒,頌恩。在女兒出生前的數月,我盡力的準備—我讀了許多帶嬰兒的書,問朋友的經驗,鍛煉我的身體和吃對嬰兒有利的食物。可能因為這樣,所以她出生時重量達3912克—比我弟弟出生的重量還重!

雖然我已盡力的準備,但我還是沒有準備好接受充滿衝突的意見。美國醫生說我應該吃一樣東西,但中國醫藥卻說那樣東西對我的身體不好。有些人說嬰兒應該趴睡,但有些人卻說嬰兒應該仰睡。有些人說嬰兒應該餓的時候就吃,但有些人卻說嬰兒應該定時的吃。

怎麼辦?我怎麼知道我正在為頌恩和我們的家庭作正確的選擇?我越尋求他人的意見,就越失信心作決定。我開始憂慮我的決定會不會對女兒有一個負面影響。

當家人來探訪,我擔心訪客會傳染細菌給頌恩。正當他們離去後,我準備放鬆一下時,Luke就感冒了。每次他打噴嚏或咳嗽,我都畏縮。如果我被傳染了,怎麼辦?如果頌恩被傳染了,怎麼辦?

在憂慮當中,有一段經文像光一樣照進心中的黑暗:「我懼怕的時候要依靠你。」(詩篇56:3)縱然我不能確定什麼是最好的,但神比我更愛我的女兒。

作為一個新媽媽,要活出神的真實就要記得這事實和相信祂會在每一步時引導我們如何走下一步。

作者︰Karen Kallberg
翻譯︰Adrian 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