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作曲家的故事

Two cities

Photo by will_spark and alvincchen / CC BY

想像兩個28歲的年輕人。

一個是紐約百老匯的作曲、作詞家。他第一齣在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剛獲得了知名的東尼獎(就是頒發給音樂劇的奧斯卡獎)。他的前途光明,充滿著令人興奮的機會。

另外一個年輕人也出生於紐約,但在過去20年住在台灣。他在VOICE營會工作,每年他都會寫一齣音樂劇給參加營會的同學演出。他的前途不確定,也沒有任何令人興奮的計劃。

你大概猜到第二個28歲的年輕人就是我。我記得幾年前,我在看年輕的作曲家Lin-Manuel Miranda在獲得東尼獎時,以饒舌方式演說他的得獎感言的片段,挺羨慕的。我心想︰「我想在28歲時,也一樣成功。」

現在我到達同一個年齡,我面對著我沒法達成我希望做到的事情的現實。我不禁在想︰「那是說我天賦不足嗎?是我不夠勤奮嗎?說到底,我是……失敗者嗎?」

最近,我對詩篇42篇有新的欣賞體會。詩人心中正經歷極大的不能滿足的渴望。「…如鹿切慕溪水」

Sand_gazelle_(gazella_subgutturosa_marica)

詩人大可以說服他自己他並不口渴。「你知道啦,我其實生活得相當好。我應該為我所擁有的去感恩。」或者如果他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又會怎樣?「如果我作了不同的選擇,我現在就不會那麼口渴。如果我很努力工作,那一切都會安好。」

重點是他知道甚麼能真正地滿足他。「神啊,我的心切慕你…」雖然一顆乾渴的心也可能享受草、禾與穀粒,卻只有水能滿足。雖然我想成名和有成就,但這些都不能滿足,只有上帝才能夠。

詩人怎樣做了?他承認他的渴望,並尋求那唯一位可以滿足它們的。「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重點不是到底我是不是失敗者。重點是,我有仰望神嗎?衪是我的神嗎?

作者︰Timothy Chen
翻譯︰Ada Simpson

“非婚前不交往(Uncourtship)”的故事

“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詩篇32:7

我在聖經裡搜尋著我未來的妻子應該具備的品格特質…以及一些我應該有的品格特質。

我12歲時立志遵循”婚前交往(courtship)”的精神。過去幾次迷戀的經驗,總是伴隨著禱告與自我省察的日記。我讀到一個部落格說到人應該”成為別人對的人”,而不是”尋找那個對的人”。我就尋覓著更多我應該有的品格特質。

如果我做的事是對的,我不會傷到其他人或傷害我自己,對吧?

接著我試著”追求”某個人。

就在那個時候,我發現立意良好的人們以寒酸又不合理的方式對待彼此,即使是—也許尤其是—當他們試著把每一件事都做對的時候。

隨著時間推移,我得到很多的建議,各種應該”認真嚴肅地”對待一段關係的勸戒。雖然我有”認真嚴肅”的態度,卻無法保證我心中並不自私。

有些勸戒說人應該”追求”一段關係,關係是需要花費心力的。這個想法指出了我在甚麼方面專注在我自己身上,而非另一個人身上。雖然我有主動與努力,卻無法保證一段關係能成功。

這種羞恥感成了最困難的部分。

隨著我的朋友們都結婚生子,我懷疑為什麼我的關係總是持續一段時間後…就失敗了。

在VOICE 2013遇見我太太Tina之前的兩年半內,兩段都只持續8個月的關係來了又走了—其中一段大多數時間都在Skype上交流,卻經不起面對面;另一段關係由我結束了它,而原因我目前仍掙扎著難以講明。

甚至我那些好的渴望總是與其他的東西參雜。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並了解到我有這樣的想法代表了我是多麼自以為義。我決定我的人生方向與某個人並不符合…並了解到有多少的恐懼影響著我的決定。

所以當我遇見Tina,這個經歷感受並不像禱告蒙應允,我沒有想到要禱告…即使我VOICE的組員們有。

我並沒有”更愛耶穌”,或聽見神對我個人”特別的指引(rhema)”,或達到一個”不再有自己的意思”的程度,即使這些都聽起來是好事。

認識Tina比較像是一陣驟雨,而非轉開水龍頭;比較像是被原諒,而非”潔淨我的良心”;比較像是恩典,而非任何其他東西。

現在我們結婚了,更加需要彼此饒恕。而彼此的饒恕,讓神所應許的饒恕感覺更加真實。

也許這就是關鍵。

也許恩典並非”作正確事的渴望與能力”,而是我們發現神一直以來的工作;也許我們本該曉得的並非”如何活出基督徒的生命”,而是仰望我們的救主。

 

作者:Loren Paulsson

翻譯:Joy Liao

你期待什麼?

我和我的女兒不久前觀看納尼亞傳奇:賈思潘王子,其中有一幕在我腦中揮之不去。當孩子們重回納尼亞的夢幻世界,他們發現它徹底的改變了,現在找不到亞斯藍(耶穌形象的角色) ,且看起來他不在納尼亞了。

當孩子們徘徊在鄉間,最小的孩子露西聲稱在一個很深的峽谷看到亞斯藍。但是當其他兄弟姐妹看的時候亞斯藍卻不在那裡。既然沒有人相信露西,他們在峽谷中徘徊長途跋涉。隔天晚上,愛德蒙問她「為什麼妳覺得我看不到亞斯藍?」露西回答了一個非常有智慧的答案「也許你根本不想看到」。

露西嘗試說服她的兄弟姊妹她看到亞斯藍

重點是露西之所以能夠先在峽谷及樹林中注意到亞斯藍,可能是因為她一開始就期待見到他。其他孩子只是在移動中的過程中且不確定他們是否能巧遇到亞斯藍。最後,大家都見到了亞斯藍,但是如果他們從一開始在納尼亞漫遊時就抱著更大的期待,也許就可以避免一些挑戰了。

現在當你開始相信你在故事當中是露西之前,別忘了耶穌的跟隨者在祂從死裡復活後都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在談論的人們,是那些與耶穌面對面行走,聽祂談論祂會從死裡復活,但他們卻沒有期待會見到祂。

在生命的歷程中有一顆有信心的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是否會期待神每一天會出現? 即使似乎找不到神,我是否期望神會做成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如何歸納活出神是真實的,就是保持某種程度的期待,且信祂會賞賜那真誠尋求祂的人。我們對神的敬畏就是,即使我們不相信,祂仍是那麼信實,不過,我們真的要錯過與我們的王相遇只因為我們不期待祂會出現嗎?

作者:

學首新歌

起初,我先生Nate的求婚是那麼的美好, :) 。緊接著卻是椎心之痛,我十五歲的弟弟Joseph被診斷出患有血癌。此後幾個月內心的喜樂與痛苦混雜,在感情中有愛與滿足,卻也伴隨著因小弟和家人受苦所帶來的傷痛。

接著要做出決定

-若是Joseph沒辦法來,我們是否還要舉行婚禮?(他在另一個城市接受治療)

-在不知道移植手術日期的狀況下,我們是否要繼續下去?

-我隨時有可能要去孟菲斯市去做骨髓移植給弟弟,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籌備婚禮?

隨著情緒的起伏,我無所適從。但在腳下,有個磐石,一個永不動搖的根基。祂的手隨時都緊抓著我,平息我絕望的想法。回首,看到每時每刻,都清楚有著無所不知且慈愛的牧者,無微不至地引領我。

當我跟Nate決定在Joseph還不能參加的時候舉行婚禮,Joseph 很能體恤我們。他透過網路視訊參加婚禮。移植的日期延到一月中旬,讓Nate跟我有足夠的時間能去度蜜月並且整理新家。

如今,身處離家幾百哩遠,想著生命的奇特與不平凡,我很納悶我怎麼還會被試探去懷疑我在天上大能的朋友。是祂為我征戰。搬家、結婚、Joseph慢慢地康復,都是這首新歌的禮物。神的信實,那亙古的真理,以新的方式,以我從未知曉的方式被歌頌,祂是那永不改變的神。這是我以生命頌讚的新歌,獻給那配得的神。

 

我捐贈給Joseph骨髓移植所需的幹細胞以及血漿

我捐贈給Joseph骨髓移植所需的幹細胞以及血漿

” 他使我口唱新歌,讚美我們的神;許多人看見了,就必懼怕,並且要倚靠耶和華。”
-詩篇40:3

(Joseph的血癌極具侵略性, 醫生認為若只是殺死癌細胞,復發的可能性很高,所以決定做骨髓移殖,讓Joseph有較高的機率不再復發。)

作者: Anna Petersheim

你有我全部的注意力

別人說話時,你會留心聽嗎?最近我看到一些關於友情的忠告,說“當你和別人談話時,請給對方你全部的注意力,以表示尊重。”我的反應? “那是理所當然的吧。當別人說話時,聽者都應該給對方他全部的注意力。”可是,當我細心一想,我發現我有一個親密友人並沒獲得我全部的注意力。

在過去幾年,我的生命缺乏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平常每天都會讀聖經。當我跑步時,洗澡時,準備上班時,或準備睡覺時,我都​​會與神談話。我和神談話時我常常在想其他事情。有時候我會留心與神說話,但很多時候我都會讓每天的活動或我的疲勞擠走我和神單獨的時間。我從來都沒有停下來給神我全部的注意力。

糟糕了。神一直都是我最要好,最親密的朋友,而我卻對神如同垃圾。神愛我而我只顧著我自己的事情。最後,神有我的全部的注意力。我知道我需要改變。我知道我需要需求神如同我需求食物和水。所以我在我的電話裡設置了一個計時器。我坐下禱告說,“神啊,我會與你對話,直到計時器到時。”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我一天的開始和結束都是如此。這些與神單獨的時間雖然短,但它們是我生存的必要條件。我每天都需要神的話。

那是大概一个月前的事。之后呢?神与我谈话。我领收指引。我领收平安。我领收喜乐。我生命的方向给纠正了。一束光照亮我面前的路。我现在走路时感觉特别轻松,而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个感觉了。我回家了,在一个比你想象更好的地方:在耶稣的脚前。

現在呢?看看這章以賽亞書。這章總結了我在過去一個月的重新發現。

細讀,思考,行動。

Time With God

以賽亞書五十五章

耶和華說:“口渴的人啊,來喝吧!沒有錢的人啊,來買東西吃吧!買酒買奶都不用付錢。 2 你們為什麼花錢買不能充飢的食物?為什麼拿辛苦賺來的錢買不能令人飽足的東西?要留心聽我的話,就可以吃美物,享受豐盛的佳餚。 3 你們要到我這裡來,側耳聽我的話,就必得到生命。我要跟你們立永久的約,將應許給大衛的可靠恩福賜給你們。 4 我使他統管萬民,向萬民做見證。 5 看啊,你必召集不認識的國民,不認識你的國民必來投奔你,因為以色列的聖者——你的上帝耶和華賜給你榮耀。”

6 要趁著還可以找到耶和華的時候尋找祂,趁祂還在附近的時候求告祂。 7 願邪惡的人停止作惡,不義的人除掉惡念,願他們歸向耶和華,祂必憐憫他們;願他們歸向我們的上帝,祂必仁慈地赦免他們。8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並非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並非你們的道路。9 正如天高過地,我的道路也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也高過你們的意念。10 雨雪從天降下,並不返回,而是要滋潤大地,使地上的植物發芽生長,叫播種的有種子,吃飯的有食糧。 11 同樣,我口中所出的話也不會徒然返回,而是要成就我的旨意,實現我的計劃。 12 你們必歡歡喜喜地出來,平平安安地蒙引導,大山小山都要在你們面前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 13 曾經的荊棘之地必長出松樹,曾經的蒺藜之地必長出番石榴。這便是永遠長存的記號,以宣揚耶和華的名。

 

首席的位子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熱情的人。對,有很多我熱衷的事,而且我很能感受我的感覺,但幾年下來,我想要一顆對神熱情的心。禱告再禱告。我想著這一天,神會奇蹟似地打開我的眼睛然後使我在蓬蓬的雲彩上寬厚地俯視祂的子民。

那從來沒發生過。

12月31號,當我回想著過去一年時,神提醒我雖然祂的方式不是我的方式,祂一直都在我身上工作:

去年,我掙扎於一些個人不切實際、偽裝像是神期望的標準。如果我的生命反映了這個特定社會的信念我才能是個見證。如同它聽起來那樣綑綁,我擔心我放掉這些人們創造出來的標準會毀壞我對神的用處。

但我放手了。

那個夏天,神允許一個情況進入我的生活─一個我從沒想過有可能的情況,因為它超出了我那具創造性之想像力的界線。是的它發生了,而我問神,那下一次當一個我無法停止愛的人將他們的願望放在祢和其他事物之上時該怎麼辦。幾個月後,我與那些背叛、不信任、混亂和厭惡的感覺奮戰著。我告訴神快點做點什麼事來幫我。我試著假裝沒有這些事。我在課堂中哭了。

但我讓它發生。

秋天的時候,我的大學生活改變了。在此之前,我的閒暇時間用來投入於我的大學團契。活動、代理、開會、外展事工─你能說出來的,我可能都有參與。我「沒有時間」留給同學;我「沒有時間」跟未信者講話,除非我邀請他們參加團契活動。但在那個夏天之後,我所有參加的只有每週的聚會。然後我讓自己有機會陪伴別人。我開始與同學一起讀書,跟學生一起去參加社交活動,跟那些認為神跟芭比娃娃一樣「真實」的人聚在一起。我有時候會覺得有罪惡感─我團契的弟兄姊妹偶爾會問我為什麼我會選擇「那些人」而不是他們。是的我知道神要我去認識這群新的人─真實的、幽默的、絕望的、怪誕的、可愛的人。有時候我會無話可說,有時候我會對他們所做的事覺得反感;有時候我希望持續地得到基督徒的安慰。

但我選擇讓他們進入我的生活。

回首2014,我知道神將更多的熱情溜進了我的心裡。

耶穌是表現熱情的最佳典範。祂選擇來到世上且成為像我們一樣的人。祂知道最偉大的愛不是在螢幕上為一個報紙上的悲劇哭泣哀嚎,而是去了解經驗

神給我一個機會去釋放我那些不必要的標準,並且了解到我只是個不配的人像其他人一樣。祂讓我愛那些我不想愛,但不能不愛的人。並且祂帶我去站在那些祂從來沒有不愛的人的基礎上。我沒有比較優秀;我們不是完全的;他們是真實的人。我掙扎於這些熱情中。

神不是賜給我一個蓬蓬的雲彩,而是給了我一個如坐在首席位上的學習經驗。不是給我奇蹟似的轉變,神給我一個獨特的個人經驗。不是呼召我去愛在遠方的人,神說「站在這裡然後握他們的手。」

我仍然缺少足夠的關懷在每次我說我會禱告時為人禱告。我仍然忽略全球上種族歧視和悲劇的文章。但我知道當我持續向神求祂的心時,祂會持續地給我。

就因為這一點,每年都是值得紀念回想的。

作者:Camellia Chan

翻譯:Angel Liao

一門還未學會的課

我常常傷到我的膝蓋。這傷並沒有很嚴重,只是在玩橄欖球時的小挫傷。但是,他還是需要一點時間才可以修復。我需要停止跑步幾天,直等到走路時感覺好一點。

曲風一轉,有關於“肢體”這個想法,最近在基督徒的圈子裡開始成為一個話題趨勢。我很確定我在過去的幾年裡一直談論到這個話題。在部落格、佈道會還有一起看聖經時,都會討論到基督的肢體看起來應該怎麼樣。

關於基督徒的肢體有眾多不同的方面,包誇彼此鼓勵、互相支持、相互指引、提醒對方以及在基督的愛中彼此建造。腳受傷的這件事讓我開始思想基督徒肢體的另一個層面。

加拉太書6:2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我們被教導在困難的時候要彼此留意、關心。並要支持鼓勵,要成為屬靈的夥伴。肢體的組成還包括積極主動。當我的膝蓋受傷並修復完全之前,我必須要以靠我的另一隻腳。同樣的,我們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員,當其中一人受傷了,被過犯所勝,恐懼或是失意時,神要其他的肢體站出來。擔當重擔,成為弟兄的幫助。

從我的觀點看來,互相分擔重擔的組成有兩個要件。第一,基督徒要願意向人群伸出手,是出於愛、憐憫和時常寬容。再來是我還未學會的。第二,人們需要願意承認恐懼、受傷、困惑、挫敗還有無能。要互相擔待重擔就需要承認自己需要幫助。信徒們需要承認他們並不能獨立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需要承認我的軟弱以及無能。我需要承認神放下了其他同樣軟弱、不夠有能力的人幫助我,並且我需要他們。這需要謙卑

12783164174_01e8ba6337_h

 

你願意成為他人在基督裡的肢體嗎?

你需要別人對你伸出幫助的手嗎?

你可以承認你需要幫助嗎?

 

作者:Ethan Feig
翻譯:Uria Hsiung

三個聖誕節

這是一個關於三個聖誕節的故事:

去年我經歷了一個極為困難的聖誕節。當時我是在台灣教書團隊的小隊長,在團隊、家庭及朋友之間有著不同的責任。我的姐姐正面對著他第一個孩子的難產,那是個極為痛苦地的難產。我的家人到台灣看我,但不是要歡喜慶祝、而是陷在哀悼之中,我們都在哀悼;我的想慶祝的氣氛都被我們失去的淹沒了。聖誕節的活動就這樣一個一個過去。去年的聖誕節,我只能用悲傷籠罩與黑暗來形述。

今年的聖誕節,我經歷了兩個分別在台灣與美國的兩個聖誕節。我就像預期中的一樣,在台灣和我姐姐與姊夫等待他們的第二個孩子Lórien出生。我在聖誕節前一天抵達美國,並且在那裏快樂又愉悅地和我的家人度過了聖誕節。三年來第一次,我在自己成長的家裏看著窗外的白雪。今年的聖誕節閃爍著快樂的光芒。

 

在去年聖誕節寂靜又哀傷的情況下,有一句話在我心中不斷地迴響:神與我們同在

在今年又忙碌又喜樂的聖誕節那句話仍然迴響

透過這兩個聖誕節的對比,我開始看到第一個聖誕節中的苦樂參半,當我們在慶祝神為了我們而降到世間來跟我們同在。耶穌來到世上時,以色列正被外幫人統治了將近400年。古先知說有位童女將懷孕生子,並要將他取名為以馬內利-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

耶穌降生時該有的歡樂,被掩蓋了,就像上一個聖誕節。一個忌妒又瘋狂的國王尋找那嬰孩,要在長大以前將他除滅而殺盡了所以在伯利恆的男嬰。就像那些眼見上帝榮耀四面環繞的牧羊人,也同時見證了那些嬰孩們身上所發生如此心碎之事,因他們也失去自己的孩子而感到的悲傷。

Photo by Lars Kasper

Photo by Lars Kasper

這些老生常談並不會對這些悲傷有太多的幫助,但是撇開老生常談,神獻上了自己。

這就是為甚麼耶穌被稱為”神與我們同在”是一件很重要需要記得的事,因為祂成為光來到這黑暗的世界。“光罩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翰福音1:5)

作者:Camara Kulp
翻譯:Joyce Hsu

「…得知祢慈心…」

– 2013 –

「主啊,為什麼我在這裡?祢先前清楚地為了這個工作開了一扇門,我卻只覺我的心正逐漸枯死!我不在意我的事業,甚至,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麼!」

一年半前,我的心時常如此悲歎。我不曉得在該公司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我嘗試向我的同事傳福音,但其他方面呢?哎!在工作上,我毫無目標!

終於,我開始信靠 神且歇息; 我開始歡欣,即便我的景況不許。

– 2014 –

就在這個早晨,一個我參與已久的計劃唯恐全盤崩塌,激奮之興隨即轉為卼臲與懊惱之情。有人即將流失金錢,而我自己和他人將被沮喪及悲傷所擊……我嘗試著挽救的同時,我瘋狂似地禱告。我嘆氣、唉聲,我想哭泣。

當我即將陷入恐懼及悲傷時,一首古老的詩歌流入我心:「耶穌,我正安息,安息,在祢無限歡樂中;我已尋得祢的大愛,得知祢慈心。」我知道自己的心境非同這些字句,但我的心需要轉變為歌中所述!因為神的信實便是真諦。我開始歌唱。

– – –

快轉到現在的我… >>>>

即今,我看得更加清楚了!出乎意料地,我現在這份工作(我很喜歡的)所需的才能及 技巧,正是由我以前感到毫無目的的工作過程中所習得!

– – – 上帝知曉未來,並且了解我的需要。祂知道祂要在我的身上所設下的目的,祂也已為了帶領我至現在的工作,預備了免費(事實上,還領薪資!)的訓練!—「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

那麼今天呢?那個危機在它開始的三個半小時之後便隨即解除!難題化解。我仍然能感受到因為那股「興奮」而上升的腎上腺素,但除此之外,我更感謝 神,因一切都是祂所做的工,並且祂再次教導我「隨時喜樂」的功課。祂的名應當被稱頌,不管太陽閃耀當頭與否,抑或一線契機的有無與否。
– – –

這兩個景況讓我想到我4年前所學的功課… 在另一個試驗之中,

IMG_6547

「為著現在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將於一個禮拜,或一年後讚美 神,那麼,我何必等到那時呢?何不因著祂的仁慈,現在就感謝、稱頌祂?祂無論何時都是好的!」

 

成長痛

2104459_orig

我最近開始在一間兒童與家長的發展中心裡工作。以我在台灣兩年的教學經歷,我以為這份工作會很容易。但經過兩個星期非常嚴格的訓練,我開始改變這樣的想法。在每天的訓練中,我需要拋開我舊有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與課程計畫。我的訓練員也給我很多空間適應,因為他們知道我還在學習。但是,他們也相當投入於我的訓練並希望看見我的改變,期待我成為他們希望我成為的老師。結果,這樣的學習過程,讓我感覺非常的「不一樣」!事實是,這樣的過程讓我感到非常不適應。但是這些訓練員卻一直鼓勵我一切都會轉好,因為再過不久,當這些訓練內化在我裡面使我成為一位老師時,我便能反射性的進行教學計畫而不需經過思考。而這些嚴峻的學習過程終將成為我新身份的一部分。

嗯,我還沒到那樣的境界。但漸漸的,日復一日,從失敗中累積經驗,我會學習到怎樣去改變並且成為一位不一樣的老師。而這些目前看來辛苦且困難的成長過程,則正是使我邁向成為這樣一位教師的重要趨力。

有一天,在我訓練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正在經歷的成長過程並不只是為了這個新職位而以。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我們的新的身分因此得以被堅固。我們曾經是 神的敵人,但是因為耶穌,我們現在可以和耶穌一樣,被稱為 神的兒女。贖回、復原以及原諒也因此成為我們的新身分的一部分。當我們充分了解我們的新身份,我們的生命理當會經歷相當真實的改變。而這樣的成長與改變會讓我們感到舒適嗎?也許不會。或者我們會一夕間改變嗎?我真希望如此!當我年紀愈長,我愈發現我心裡的罪惡以及我的心和上帝的距離是如此遙遠。但上帝並沒有放棄我,而且 祂會完成由 祂自己開始的救贖工作…不管這樣的過程有多麼困難。

你目前正在經歷哪些上帝使你成長的事?你覺得這些事情很辛苦與困難嗎?讓這些成長過程中的疼痛提醒你:上帝正在你的生命裡做工。因為 祂非常的愛你,以至於 祂不會讓你的生命僅限於你的現況。

作者: Brianne Hogan

翻譯:Gracie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