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電影回顧

即將要在台灣上映的悲慘世界已經在美國還有香港上映超過一個月了。跟一些還沒看過的人分享一些感言。

不知道各位平常有沒有看電影,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樣很愛音樂劇,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特別注意片中演員的唱腔。你或許會被這部片的製作團隊還有導演給驚艷到。如果你不愛音樂劇,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有人會花上兩個小時觀賞別人唱歌。如果你完全不看電影,你可能會對片中描述的罪惡有點坐立難安。

但無論如何,如果你看了這部片,希望你不要忽略掉這部片子的核心價值。

這是一部關於尚萬強的故事,一位曾經為了姊姊的孩子而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入獄中的罪犯。原本只需服刑五年卻演變成19 年的苦力囚犯。當尚萬強終於被釋放了他發現他仍舊不自由:社會並不打算要原諒他。

在承受諸多的抵制後,他轉向一位不只歡迎他而且還善良,相信他的神父。但是被過去經驗所扭曲的尚萬強卻選擇偷了神父的銀器,被警察逮捕送回神父面前。

請看下一段

19 年的苦刑都無法完成的事,神父一瞬間就完成了:尚萬強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黑暗。當他多年前偷麵包時,他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這次,他卻感受到愧疚感。在他下一段歌裡他這樣唱:

他的一句話就可以逼我回到最初的地方,
被架在層層枷鎖底下,
但他卻使我獲得自由,
小刀般的愧疚感深深烙印我心內

這就是寬恕的力量。像尚萬強,我們很容易合理化自己的罪惡。我們不覺得我們像 “某些人” 很壞。我們甚至覺得有些法規很不合理,應該要被犯的。一旦我們開始認為罪惡只是觸犯法律,那麼我們終究沒有能力改變自己。

我們需要的,是和我們的大祭司面對面。這個大祭司不只是漠視我們的罪惡,而且當我們只配得再次被丟入獄中時,還給了我們另一副銀製蠟燭台。悔過的開始是要在我們發現自己多麼傷了神的心的時候。那才是真正自由的開始。這才是我們如何學習活出神的真實。

「然而 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書 二: 4~5)

Author: Karen Kallberg
Translator: Fish Yu

擁抱我們所屬的身分

創世紀一章二十七節: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倒影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不是指倒影本身。如果你看過倒影,你知道它單純的目的就是指著所反射的事物。如果我們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我們知道我們反映著神屬性的一部分,並且被造是為了指回向祂。

我常這樣相信,許多時候我們躲避神造我們的樣式而不是因祂所造的形象感到歡喜。所以是什麼造了你呢?你喜愛什麼呢?你因什麼感到熱情呢?舉例來說,我喜歡音樂冒險、完美和大笑。我這些所有的特質都反映出上帝是什麼樣的一位神。所以想想世界上的所有人,過去到現在。想想有多少多樣而不同的人在世界上,每個人不同被造的樣子都反映了神的形象。

然而因為罪,我們榮耀神的目的已經被顛覆了。我們沒有用我們的特質來指向上帝,我們選擇自己的驕傲或是在自憐中打滾來指向我們自己,只因我們覺得我們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好。但因著耶穌的福音,提供了重新找回我們因成就起初被造目的而得的喜樂。當我們降伏於基督,祂就給我新的生命。在祂裡面,不會看到一個裝模作樣,而看到我們獨特的生命及價值都在於一個偉大的目的:讓其他人轉向神並榮耀神。當我們用這個層面來看自己,就不用自卑,也不能驕傲的膨脹自己。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在按祂形象造我們的主的奇妙中喜樂。

所以,讓我們一起充滿活力的活出我們自己。讓我們使用我們所具備的一切(恩賜,能力,人格特質,情感,創意,夢想)來更多的愛耶穌並更多轉向祂。我們是按神的形象所造,為要反映出神的某些部分—這是個不可思議的真理值得我們為此感到喜悅!

Author: Brianne Hogan
Translator: Angel Liao

「被喜歡」上癮症

幾年前, 我大概會覺得我把我的生活掌握得很好(讀到這裡,大家應該就可以猜到有些事情不大對勁)。我的生活很忙碌,充滿著我的教師工作、每月幾晚的志工工作、宣教課程的教導工作以及一些孩童事工的參與。

在結婚以及女兒出生後,我的優先次序以及計畫也隨之改變。一開始,這樣生命焦點的轉變讓我很興奮──因為這是讓我所期待的事。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我開始想念起以前參與的活動以及參與時讓我覺得被需要以及備受讚美的那種感覺。但如今,我必須常常說「不」,我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參與那些活動。某方面來說,我覺得自己被遺忘了。當我不再忙碌於那些「屬靈」事工時,我覺得自己好像不那麼像基督徒了。

幾個月以前,我開始讀一本書,書名為:耶穌+沒有=所有 ( Jesus + Nothing = Everything ),作者是Tullian Tchividjian. 在這本書裡,作者強調在耶穌裡的滿足是超越那些屬靈事情-不只是我們生命的救贖,但是卻是拯救我們離開自我依賴、恐懼、缺乏安全感,等等的事物的救贖。Tchividjian說道:「福音本身可以讓我們在被別人喜愛的倚賴中得自由耶穌會為我們衡量,所以我們不必生活在被他人衡量的壓力中」(第23頁)。(如果你想要被提醒基督在一切事上的充足,請查看歌羅西書一章)

自從我明白這點,我在讓自己感覺「更有價值的」奴役中得自由。這並不代表我就隨意生活-而是愛基督的心會讓我順服主。我不再讓自己被自己的努力佔據與充滿,但卻單單聚焦在基督為轉變我生命的每個細節以及生命目標所做的一切事情上。對我來說,活出神的真實代表每天提醒自己我在基督裡所擁有的一切。

 

多少時間?

今天下課後,其中一位中文老師說,這將是我們最後一個週末在一起。我們有點不明白她的意思,因為這學期還剩兩週。她解釋說,她只是在開世界將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結束的玩笑。這話題帶動了我們討論如果世界真的會下週結束,我們該做什麼。我們的共識是花時間陪家人,花光金錢,和盡量在剩下的時間玩樂。吃驚的是,沒有人想下周繼續學習。。。

我們知道聖經說只有神知道世界末日的時間(馬太24:36)。所以,我們不需憂慮或考慮任何人對世界末日的猜測。可是,今天的討論引起了我回想我們基督徒該如何活。如果世界真的會下週結束,我們會如何準備見上帝? 我們現在的生活模​​式會改變嗎? 最重要的是,我們傳教的模式會改變嗎?

在這月,當聖誕節臨近,我們有許多機會跟別人分享慶祝的真正意義。當耶穌復活升天后,他答應他會回來。我們不知道那日是何時,所以我們應該活得像明天是世界末日。耶穌命令他的信徒往世界各地傳福音。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特權,以傳福音來準備基督的來臨。用你有的時間向你周邊的人分享神的愛吧。

Author: Joel Feig
Translator: Adrian Luk

 

教我如何禱告…

以弗所書6:18″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

禱告是基督徒的本分, 但我必須承認我在這方面還滿差勁的. 我的確有很多機會能禱告,但當我好好思想那些禱告時, 我發現我並不是真的在禱告. 當別人帶領導告時, 我常常沒有投入. 而當我公開禱告時, 有時倒比較像閉着眼睛的即興演說.

當我自己禱告的時候也沒有比較好, 我做了個有放相片的禱告日記, 但很少去使用. 我每個禮拜透過教導,小組,或是音樂來帶領年輕人. 但我常常直接投入這些工作而沒有花時間求神作成祂的工.

我試著想為什麼我是個如此軟弱個禱告戰士. 只是因為我的懶惰嗎? 畢竟,敬虔的禱告是艱難的,被稱之為靈性操練是有原因的. 但我也發現禱告時缺少動力是因為我不了解禱告是怎麼”運行”. 我腦袋裡知道禱告會讓事情不一樣. 但當我想:恩…神是全能的而且祂會完成祂的旨意, 不論我有沒有禱告祂都會做.那我的禱告還重要嗎?

我在禱告上的軟弱源自於缺乏信賴禱告的力量. 我覺得那是個主要的問題. 然而現在信心開始茁壯, 不再疑惑而選擇了遵行和相信.

無論我是否瞭解到我的禱告怎麼影響 神的計劃, 我只需要順從那叫我們禱告的命令(馬太21:22,帖上5:17) 並且確信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5:16) 雖然我不能完全的了解那是怎樣運作的.

而當我選擇作一個禱告的人. 我相信我會體會到禱告的原因和功效以及喜樂.

“不要只在想要時禱告, 和神約個時間並且持之以恆”-Corrie ten Boom

作者: Rachel Hung
翻譯: Jordan Wu

時期

一位有智慧的人曾經說過:「凡事都有定期(season),天下萬物都有定時。」上帝祂自己將這些文字記載在聖經中,甚至祂將星星放在天空「做記號,定節令(season)」。

在西北部的奧勒岡州,秋天是一段輝煌的時光。白天溫暖,晚上涼爽,樹的顏色美不勝收。但隨著秋天的來臨也伴隨著雨季的到來。慢慢地、好幾週充斥著越來越豐沛的雨水,直到轉變為持續好幾週的冬季陣雨才似乎來到尾聲。

人生的時期(Season) 也是如此發生。當你是個孩子的時候,你迫不急待的想要長大成人。當你正值國高中時期,你覺得時光似乎停滯不前。大學提供了另一階段的時期轉換。交往的關係也只有一段時期。這份和那份工作也只是另一段時期。我們喜歡歌曲一段時期、食物一段時期、衣服一段時期,甚至連朋友都一段時期。

我易於倚賴某一時期過長,發現我的身份和慰藉不是在神裡面,而是在一些不同時期的短暫事物。時期本身是好的及自然而然的,是神所創造的,是我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但是我們的人生及我們的神,比任何一個我們所經歷的時期都還要來的重要。

享受你目前所在的時期,盡全力的去活,並向神獻上感謝。當你的人生時期改變時,好好地往前行。在基督裡找到你的身份,讓神成你的慰藉和喜樂,並謹記無論你是在你人生的哪一個新的時期,祂都與你同在。

作者:Rowan Gillson
翻譯:Ina Su

犧牲的泉源

“耶穌愛我萬不錯,
因有聖經告訴我
凡小孩子主牧養,
我雖軟弱主剛強 ”

我上次寫網誌的時候我記得我說想要挑戰自己去用哥林多後書 13: 4-8 的內容來愛別人。我萬萬沒有想到我會經歷到耶穌第一手澆灌下來的愛。神的愛確實超乎任何一切文字可以形容的,關於祂的忍耐,仁慈,還有無私

當我哭泣欲絕的時候祂緊緊擁抱我還有安慰我。對於我提出關於祂計畫無數個問題還有抱怨祂以無比的忍耐來安撫我。神的愛帶給我盼望,提醒我祂的應許 — 還有更多的應許是要賜給你跟我的!

讀祂的話語 — 你會找到的!神使 “萬” 事互相效力,為了祂的榮耀。愛是犧牲的泉源,也是那個最終的原因為什麼耶穌為了你跟我犧牲掉了自己的生命。

還記得那熟悉的兒童主日學詩歌嗎?“耶穌愛我萬不錯”,真是一個重要的提醒我們是屬神的。我的確很軟弱,但是我的神,不,我們的神是剛強的!

祂渴望做你的救主,安慰者,復原者,醫治者,父親,還有更多。你有沉靜在神多愛你嗎?看看Arianna 照片的表情,她開心又興奮的笑容顯明她父母親有多愛她。在基督裡的愛也是一樣的。

這不只是一手兒童詩歌,是真理!祂愛你,超級!

作者:Katie Pleckham
翻譯:Fish Yu

你為甚麼事而奮力?

很多人都在夏季忙著釣魚和談政治。在釣魚,你利用誘餌蟲;在政治,勢利蟲利用你。” - 佚名

現在是美國的選舉季節,就像每一次的選舉年度,大家都情緒高漲。觀看著政治如何把很多人詭詐的一面顯出來,也挺有趣的。政治笑話傳過不停,那個你不同意的政黨和人選似被著魔,很多人不停在想如果某人贏了選舉的話,世界會怎樣末日。

當我觀察這個選舉季節的瘋狂,我不禁思想到很多基督徒真的被錯誤的東西消耗。選舉重要嗎?噢!你最好相信是重要的。神看重誰會當選嗎?看看聖經中關於政府的經文,若說神不看重,那就太愚昧了。而讓我掙扎的是神的子民對於選舉的過程和結果是多麼的著迷。

所以,那有甚麼大不了?以賽亞書647說道︰「並且無人求告你的名,無人奮力抓住你…」很多基督徒(包括我自己)很輕易就“奮力”。當談到某些題目–尤其是選舉,我們就會心跳加速,熱血沸騰,腦袋也不停在轉動。我們為這些而奮力,但我們可會為我們的君王而奮力嗎?認識我的人都會同意我對某些事情很有熱情–而且是在很多方面,那不是一件壞事情。然而,問題是在當我們的熱情掌控,而我們被某興趣消耗,以致我們推延活出最大的誡命︰全心全意去愛我們的神及同胞。我不禁在想,如果神的子民在每一方面都活出神的真實,那麼政治狀況會如何地改頭換面?

作者:Wes Dudley
翻譯:Ada Simpson

 

心照不宣還是忘記了?

「ㄟ,慕天,你為什麼要做這個?」

我之前在告訴我媽關於一些我報名的音樂劇比賽的想法,這是她轉過頭來看著我問的問題。那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然而我卻被激到了。對我來說,這意味著她以為我不知道我自己在做甚麼。

「嗯,一方面,我在聽另一位作曲家給我的建議:我應該作更多樂曲,給自己訂更多截止時間。此外,做這件事會給我更多寫中文音樂劇的經驗,我也可以跟在台灣對音樂劇有興趣的人聯繫,所以有更多人可以看我在做的事。妳為什麼這樣問?」

媽媽抬起她的眉毛然後說「我只是想主要的目的應該是榮耀神。」

我臉紅了,有點不好意思,我忘記提那麼重要的事,但我很快地為自己辯護「喔,當然那是最主要的原因啦!我只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會心照不宣為何我會寫這個音樂劇,所以用不著我提。」

當我轉回座位忙音樂劇時,這個問題繼續啃噬著我。我這樣做真的是為了神的榮耀嗎?還是我寫這個音樂劇是完全專注在自己的好處上?

Soli Deo Gloria, S.D.G. 韓德爾手寫稿

幾百年以前,這個名詞 「Soli Deo gloria」 是由巴哈和韓德爾等作曲家在他們的很多作品中寫的。這是一個拉丁片語,意思是「歸榮耀與神」。這是一個提醒,因為在未來的人們會讀到他們的手稿-他們作曲的目的是歸榮耀與神。我也發現不斷提醒自己-我工作的目的是要歸榮耀與神的重要性。

實際來說,當一個音樂為榮耀神的目的被寫成,會長甚麼樣子?我還在學習,但我知道一件事:當神應該在整個過程中被榮耀時,我常專注在結果上。這意味著不斷提醒我自己和每個人-我正在做我們為什麼在做這件事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神不只在我的音樂劇上得榮耀,而是我做的每件事!

「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
歌林多前書10:31

作者:Timothy Chen
翻譯:Alice Kuo

怕怕或不用怕怕

 

幾個禮拜以前,頌恩開始在聽到任何會令她害怕的噪音就會先說 “怕怕,接著她現在是把這個詞當作要我抱她的任何理由。有些聲音─像我們家洗碗機的啟動聲─的確是有點嘲雜;但其他聲音─像是從我的iPod傳出通知我收到一封電子郵件的安靜鈴聲─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她還不能清楚地表達溝通的時候,我必須去了解哪些是真實的懼怕而哪些只是想像的,什麼是她應該害怕的而哪些不是。大部分的時候,我會說, “不用怕,那是飛機” 然而其他時候,我發現我會說, “不用怕,媽媽在這裡。

看著頌恩經歷這些階段讓我思考我自己的害怕─害怕失去我的家人、對於不確定性或感到不安的害怕,害怕別人對我的眼光及看法…我了解到如果我真的相信神的真實(並且祂就在這裡”),那麼有些我的害怕就消失了。

想想看─如果我真的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羅馬書8:28),那麼我可以放心地明白祂在我生命中發生的任何事都有祂的計畫─無論好或壞─並且祂會給我夠用的恩典去經歷它(哥林多後書12:9)

如果我真的相信上帝會供應那些尋求祂的人 (馬太福音6),那麼我的安全感應該建立在祂裡面,而不是我自己能力(或我先生的能力)供應我所需用的。

如果我真的相信上帝是我的創造者和我的救主並在我的生命裡虧欠了祂 (羅馬書5:8),當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此在乎我而與我有深厚的關係時,人們的眼光又算什麼呢?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覺得害怕或擔憂的時候,花點時間去仔細想想那個懼怕是否建立在對上帝的正確認識上。

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提摩太後書1:7)

Author: Karen Kallberg
Translator: Angel 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