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空的滿足

我非常喜歡童書,不論尺寸大小或材質。我一向都很喜歡童書,也一定會一直喜歡下去。我房間裡面有個書架,上面擺滿了我最喜歡的童書。其中有一本名叫「完美的禮物」的故事,最近不時浮現在我腦海中。

這個是關於一隻小兔男孩Leo的故事。他想要送一份完美禮物給他最好的朋友—小兔女孩Lisa。Leo四處不斷的尋找,只希望能為她找到一份夠特別的禮物。仲秋之際,他找了一片美麗的葉子送她當禮物。只可惜,一陣風把葉子從他手吹了走,他只好繼續尋找更加特別、風吹不走的禮物。當天氣漸漸變冷,他拿了雪花要給她一個驚喜。然而,雪花在她伸手一碰的瞬間融化殆盡。當日漸綠意盎然、春雨降下、百花齊放之時,他繼續尋找那風吹不走、不會融化消失的完美禮物。他找到了!他雙手緊扣,把一隻顏色絢爛的蝴蝶送給她—這是她見過最美麗的蝴蝶!然而,當陽光灑落,蝴蝶被這股燦爛吸引,便翩翩飛去。Leo 非常的難過沮喪。他盡其所能的尋找,總覺得自己找到了那完美的禮物,但似乎沒有一樣是能持久存留的。然而,他深信一定有對她來說夠完美的事物,而他絕不輕言放棄。他繼續地找,或上或下,或遠或近,但仍找那樣的禮物,每每空手而回。Leo覺得非常羞愧,不敢空手去見Lisa。他把雙手藏在背後,不敢讓Lisa知道他無功而返。然而,貼心、甜美的Lisa讓Leo茅塞頓開,明白她想要的並不是他手中的禮物,而是能夠牽著她最好朋友的手。

我真是愛死了這個故事—如此的甜美,看似單純卻是如此震撼人心。聖誕節將至,每個人都在為身邊的人找那最完美的一份禮物。那天,我把這個故事複習了一遍,這兩隻小兔子的友誼讓我想到了我跟上帝的關係,久久不能忘懷。

我是否嘗試想像上帝對我的期待,並且努力獻上呢?祂真的在意我每一絲的枝微末節嗎?或許吧。如果祂要我放下一切,我願意將所有獻上嗎?如果祂希望我忘記畢生夢想,我能夠就此忘卻而選擇祂的帶領嗎?

今年的聖誕節,我將我空空的雙手獻給上帝,放下追尋、努力,或成為那份「完美」的禮物的堅持,專注在祂最想要的—我本來的樣子。

作者︰Katie Pleckham
翻譯︰Tiffany Yeh

音樂災難

所有的事情都出錯了。

我最近參加教會辦的司琴訓練。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彈奏出一首聖詩然後大家就跟著唱,最後我們會一起討論這首歌。我已經在VOICE司琴多年,我也寫過音樂劇,所以我理所當然會具有某些較高深的東西值得其他琴手學習。

但,那次的司琴卻糟透了。

我坐在鋼琴前,突然間我覺得我的視野變得很窄。我無法思考,我也不知道我的指頭在做什麼。我的節奏似乎不存在,我的前奏很失敗,我也彈的太快。

我好丟臉。

於是我開始分析我這次的失敗,我回想到七歲的時候,我人生第一個演奏會。那也是一團糟──我完全忘記背誦的琴譜,然後在台上大哭了起來。是因為我個性太緊張所以搞砸了嗎?不,我這次不覺得緊張,對於我的能力我很有自信。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道理很簡單──我太專注於自己。

我沒有專注在學習如何更好的敬拜神,只注意到如何炫耀我的技巧。我想要讓大家知道我有多特別,用我的音樂天分使他們驚訝。而在我心深處,其實我很害怕在其他教會的司琴面前讓我琴手的形象受損。

如果我真的相信神是真實的,那我應該為了我自己的榮耀創作音樂,還是為了榮耀神而創作音樂?

我想答案應該很明確,但這仍是我一直在掙扎的功課。因此常常我仍很在乎別人的眼光而忘記上帝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主呀,求祢讓我不要為了自己使用我的才能,然而只用它來服事祢,並且全然的將榮耀歸給祢。

作者︰Timothy Chen
翻譯︰Gracie Lu

向神感恩

感恩節是一個給予感謝的節日,告訴別人我們有對各項發生在生命中的事有多感恩。通常這也是我們放大角度來看事情、並且對那些所謂「大事情」表達我們感激之情的日子。

感謝我有工作。
感謝有一個安靜的早晨。
感謝我有一個很棒的家庭

除了上帝,沒有人能讓我們充滿如此多的感激之情。即使是人和任何團體都沒有資格說「你有這一切是因為我」。感恩是一項需要兩個人才有的特質。當一切事物沒有了神,我們所有擁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快樂的感覺,並說「真高興我擁有這一切!」沒有了神,感恩節只是一個感覺起來溫暖卻又模糊的節日。

最近讀到美國知名作家Christopher Hitchens的God Is Not Great。他談論在生活中我們看似偶然地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許多人認為這正說明了神確實是存在的,但作者卻認為正好相反:這證明神不存在因為我們總是不需要祂便得到我們所想要的。

這個觀點會抹煞所有我們在感恩節談的一切,如果有人決定給我一碗湯,謝謝他們是很合理的,但若是用投硬幣來決定我能不能得到這碗湯,我該將我的感謝給誰?給硬幣嗎?這種情況下是無法感恩的。

當然,我們對於上面所說到的事還是充滿感恩。當我們慶祝這個節日時,請了解你為此所做的感恩,背後所代表的重大意義:你在宣告神是真實的─你就在活出這個真實。

作者:Luke Kallberg
翻譯:Charlie Wang

帶來心意更新的真理

常常有人提醒我們對神不要只有頭腦知識,卻沒有在生活中活出來。不錯,只是收集聖經事實,而不讓那些知識影響你,是沒什麼價值的。

可是,反過來看,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行義,你的義行也是沒有意義的。真正能激勵我們行義的應該是我們對神的屬性和福音的認識。

最近我讀到Jonathan Edwards 的生平,當他講道時,他不用說服別人去做對的事。他只告訴他們關於神聖潔憤怒的事實,這樣的真理使聽眾們知罪,而這種認知促使他們悔改。

的確,基督教會帶來人心意和生命的改變,但是達到這樣的改變,乃是因對真理的認識而引起的。

這麼說!你知道你信仰的內容嗎?你追求有關神的知識嗎?(神學)你對聖經所說的一切都感興趣嗎?(教義)

到底是什麼驅使你過一種你認為是基督徒應該過的生活呢?

是的,知識不應該只停留在頭腦裏,而是從頭腦開始。學習聖經,好讓真理進入你的心,讓後從那個改變的生命,活出真理的明證。

作者:Rachel Hung
翻譯:Adrian Luk

耶穌基督夠嗎?

你們有多少人相信耶穌說的話? 我說的不只是那些應許以及聽了會讓你好過的話. 我指的是那些很難去實行的話. 我們來看看路加福音9:57-62. 有個人來到耶穌面前對祂說:你無論往哪裡去, 我要跟從你. 然而耶穌怎麼回答? 祂直截了當地對他說: 你將居無定所! 下一節有另一個人要先埋葬他的父親然後再來跟從耶穌. 你能想像耶穌叫你不要去你爸爸或你媽媽的喪禮嗎? 不過耶穌確實是那樣說的. 如果我們仔細看四福音書裡耶穌所說過的話. 你會發現到耶穌時常講一些非常艱難的事情.

雖然現在耶穌沒有真的讓我們處於這樣的難題之中, 但在世界許多地方這樣的事是很真實的, 特別是在那些不能自由相信基督的國家裡. 是否是因為我們都住在像台灣, 美國或香港這樣自由的國家, 以致於我們不能真正理解福音的信息? 我沒有確切的答案. 然而我在思考的是: 對我來講耶穌基督夠嗎?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真的直接叫我去當街友 (路加9:58), 不要去我爸爸的喪禮 (60節), 也不能跟我的家人道別 (62節), 而只是單單的跟隨祂, 我會或者我能做到嗎?

親愛的天父
願祢降臨親近
我們等待祢觸摸
打開那天窗
降下你的同在
我們回應祢的愛

平凡事物一點都不能使我們滿足
我們不能滿足

打開那天窗
如雨降臨
不要那祝福
只要祢
打開那天窗
如火降臨
不要任何事物
只要祢

(Deluge Worship, 2008)

作者:Wes Dudley
翻譯:Jordan Wu

追尋謙卑

我擁有自己的事業,以上題目成為過去六個月來我在事業方面的主題。謙卑並不是我在「如何創業」的指導手冊或是最新一期的美國創業家雜誌 (Entrepreneur) 封面上所能找到的課題。然而它卻是我在整本聖經中隨處可尋的。我所想到最經典的經節就是「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花一點時間想像,如果神是真實的,祂真的是如祂所說的神、又是如祂所說會如何行事的神,那麼「神阻擋驕傲的人」會是真的嗎? 什麼叫做「阻擋」呢?祂會摧毀我的事業、我的人際關係嗎? 還是散盡我的錢財呢?我真的不曉得這些問題的答案,但如果神是真實的話…

現在開始不要再假裝你不知道這個事實,而是將神的話語開始活出來。卸下你外表的武裝,做真正的你,不是假裝很好或是假裝不好。承認你的錯誤,以此來建立你的成功。成為神所造的男人或女人,以活出神的榮耀。

作者:Rowan Gillson
翻譯:Ina Su

"好" 的定義

我正在奧克拉荷馬大學修哲學課,而且非常享受於其中。許多在哲學中會提起的議題也時常在基督徒中會提起,但我想基督徒時常沒有去思考這些議題。舉例來說:

為什麼好的事情是好的?

當然,我們相信好的事情是上帝命令指示的,但想想看:
1. 上帝命令這些事情因為它們好的,或是
2. 這些事情是好的因為是神所命令的?

我想許多的基督徒會說他們相信第二個定義,但先假設他們相信第一個定義。想想看: 我們行事為人心中時常圍繞著一個 “好事” 與 “壞事” 的清單,而當我們想到任何事,我們就馬上看一下清單然後說 “歐,不去教會–壞事!” 或是 “恩,禱告,好事!” 想想看,在這些說法中是否有任何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這其中沒有提到任何有關上帝的地方。

問題出在我們現在開始想出這些 “好” 的概念,而當我們想到神的時候,我們假設神會跟隨我們所想出的這些 “好” 的概念。我們會這樣想:
1. 這些事情是好的
2. 神所做的都是好的
3. 所以神會做這些 “好” 事情

我們將 “好的事情” 放在一個比上帝還要高的位置!事實上,既然它們在告訴神應該要做什麼,它們不如直接自己來做上帝!如果上帝將一件無法預期的事放在我們生命中,例如必須要錯過一次的教會崇拜或是平常的禱告時間,我們幾乎能確定我們會錯過神因為我們定睛在 “做好的事情”。

這是需要花力氣學習的,但要活出神的樣式真正的意義是將好的事情當作好的,單單因為這是神所命令的。將神放在你心中的首位。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有動機去追求與神的關係—以至於我們能聆聽什麼才是神要我們去做的 “好的事情”。

作者:Luke Kallberg
翻譯:Sophia Chen

我信靠上帝


我做事喜歡預早計劃,在事情臨到前做好周全妥善的安排。

我很難想像自己擁有像宣教士喬治‧穆勒那樣的信心。他往往不知道下一餐的著落在哪,或是根本沒有下一餐。對他來說,事前準備根本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信靠神必預備下一步。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像 要等候神賜下日用飲食那樣大的信心考驗。但最近我有一個類似,但微不足道的體驗。不是不確定下一餐的著落,而是不知道下一趟的便車何在。

兩個禮拜前,我們全家去參加一個研討會。我們到了那裡才發現會場和我們住的地方不在同一個地點。我們又沒有車子,所以無法自己去到會場。

一天四次我們要找人搭便車,好在兩個地方來回走動。這種懸在那邊等待下一個恩人出現的處境讓我感到非常地不自在。不是捉襟見肘只求餬口的那種情境,而是需要一直找到人讓我們搭便車的小需求。

這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但卻是一個我無法掌控或可以事先安排好的狀況。我相信上帝會供應。這樣的相信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這信心將焦慮不安轉化成平安。

你生活中有哪些未知的事情正在試驗你的信心?我們知道神是可信的,但我們是否真的活出我們所信的?還是我們焦慮,正表達出我們的不信呢?

我喜歡搞清楚知道什麼事情將會發生然後去為此好好預備。但有時候,相信神就是願意處在一個不知的狀態 – 無論是面對未知的將來,或是下一趟便車的來處。

作者:Rachel Hung
翻譯:Simon Yeh

你最後的一口氣

好,我必須坦承的說,我是一個疑病症者──這代表我會一直覺得我快要生病了,而且在生病的時候會很容易開始不斷的擔心。 對於認識我的人來說,這不算是什麼新鮮事,但嘿!要承認這樣的事情並不簡單。

最近我都會以一種新的方式張開雙眼,開始我的一天;而主要是因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患了貫性的頭痛。但更糟的是,當我去找醫生作簡單的諮詢時,醫生卻非常掛慮這些頭疼而且要我做一些檢查──甚至告訴我可能會是腦瘤

現在我知道,遇到這樣的情況大家都會嚇到,但對於一個疑病症的我來說,這卻把我嚇到屁滾尿流。雖然後來檢查出來一切都很正常(醫生仍然不能解釋我頭痛的原因),上帝卻用這樣的經驗告訴我關於犧牲和降服功課。

我知道我們大多數把健康視為理所當然,但是當這位醫生開始告知我那些可怕的東西時,我渡過一段非常難熬的時間,去控制自己不讓有關死亡的事情在我腦中脫軌地打轉。大約有幾個禮拜,我和死亡與死後單獨留下太太和女兒的恐懼纏鬥著。而在那段日子,我不斷聽著一首著實扎入我心的詩歌。

這首歌這麼說「我們所有,我們全人;我們所有寄望,都獻給 祢,主。」而當我思想這些歌詞時,我發現,我以為自己已將生命獻給主,但卻未曾想過,這代表甚至如果上帝要呼喚我離開世間,我的最後一口氣也屬於主。當你發現你明天將嚥下最後一口氣,你是否感到被欺騙?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是應當獻上的,而且如果我王因這段生命的結束而更得榮耀,我會欣然的願意放下所有我「所寄望的」,而且確信,神全然的知道 祂所行的事。

作者:Wes Dudley
翻譯:Gracie Lu

為僕的喜樂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我,我會成為我外公的”護士”,我應該會先為這個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大笑,然後為這麼恐怖的事情發抖。

我的外公以前是一個充滿自信且有能力的人。他曾經是在第二次大戰和台灣早期經濟發展時創造了許多奇蹟的工程師,是一個很有定見的人。

一開始,我非常不高興我父親要我和外公當室友:他睡在上下鋪的下鋪,而我睡在上鋪。我的外公時常在很熱的天氣一早把我叫醒要我和他一起運動。

隨著歲月在他健康上留下的痕跡,我的角色也越來越吃重,但令我驚訝的是我心中的喜樂卻在這當中成長。的確,我需要常常半夜爬起來帶我的外公上廁所,幫忙他換尿布,餵他吃飯,但神從來沒有給我超過我可以承受的工作。

耶穌說: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做你們的用人(馬太福音23:11)。我不是說我是一個多完美的僕人,但我感謝神讓我因著我的外公,成為一個更好的僕人。

我將一輩子珍惜我與他相處的這段時間。

作者:Timothy Chen
翻譯:Sophia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