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
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
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
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
凡事相信,
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

歌林多前書 13:4-7

我最近經常思考這一段經節,以及這些話在我生命中的影響力。我想要得著更多,也明白別人需要的更多,所以我決定向我自己挑戰。是的,就是這個“林前13,愛的挑戰“ 我相信一定有人做過這樣的挑戰,而且可能還出過書。不過,我向各位保證,這個自我挑戰概念絕對沒有抄襲的成份喔!好啦,不管這是不是仿造別人,對我來說,這真的是個極高難度的挑戰!在這個挑戰中,我決定在之後的每一週分別將愛的真諦經文中的某一項目注入我的生活中,溶入我的思考模式,更重要的,用這個項目來到神面前。這可真的比想像中的要難多了。哇塞,根本就是難透了!要對自己,他人,還有神恆久忍耐。不只我的言行或是舉止,但還有我的態度。一位恆久忍耐的人應該是把別人的的行程,時間安排看得比自己的還要重要。一位恆久忍耐的人應該是在高速公路上被很慢的車擋住也不會煩躁的人。

對我來說,我需要有足夠的忍耐的心來到神面前。這就是說不只是將上班前十分鐘留給神或是在忙碌的生活中硬擠出一點時間給祂而是每天都需要空出時間給神,讓祂對我說話,在我身上動工。這當然也是把時間空出來全然安靜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問神我該在哪裡,要往哪裡去。神的時間往往跟我們自己的很不一樣。我知道因為我自己親眼也親身經歷過。但是你知道嗎?神的時間一定,絕對是比我們的時間好太多了。

在上幾週我參加了一場賽車比賽。我那一天就學到了一則寶貴的關於忍耐的功課。這些車子都已經準備好了。它們加滿了油,在起跑點蓄勢待發,但必須等待燈由紅轉黃再轉綠。如果太早出發,就會被取消資格 [而且還真有發生 🙁 ]。感謝神祂沒有因為我不按祂的時間而取消我的資格。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也是另一個起點,重新等待神給綠燈。

愛是恆久忍耐必須在我生命中擔任更多的部份,還有其他的十一項。所以,敬這十二個禮拜!邁向學習實現基督的愛的真諦

以及傳遞給其他人!

作者: Katie Pleckham
翻譯: Fish Yu

罪的一氧化炭

幾個月前,我有幸可以認識一位挺具影響力的人。可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單是他所認識的人,更是他所展現態度、他如何幫助神的子民與他那些有影響力/重要的朋友聯繫起來。如果你正好與他分享你的異象,比如說去非洲參與宣教隊伍,或甚至是找新的地區舉辦VOICE營會,他會立刻開始想方法把你跟他那些有可能幫助你的朋友聯繫起來。

為甚麼我注意到這一點?主要是他謙卑地祝福神子民的榜樣顯出了我心中一些隱藏的驕傲。這個人活出的觀點是︰對天國好的也就是對他好的。也就是他並不讓他的個人意向阻礙神國度的拓展。我能也這樣的形容自己嗎?多少次我想抓緊我的朋友,留著顯赫的聯繫給自己?多少次我活出一個要拓展自己自私的“屬靈”野心的模樣?

我某天聽一個牧師分享,說大部份在我們心深處的罪都不太難發現……除了驕傲。驕傲是罪的一氧化炭–我們實在不可能自己發現–我們需要聖靈的幫助!它是一個無聲的殺手,並且它能進到我們生命的每一個層面–特別是我們的屬靈互動面。你能夠坦然無懼的說對天國好的也就是對你好的嗎?

作者: Wes Dudley
翻譯: Ada Simpson

不可能的任務: 音樂劇的死線

在每次 VOICE 結束後,同工檢討的時間,我知道一定會有人給我我每年都會接收到的批評。而每一次我都只能不耐煩地點點頭表示同意,然後盡可能不要翻白眼給他們看。

急忙的寫去年的音樂劇。

「明年你一定要在 VOICE 開始之前完成你的音樂劇。」

是阿,我可以想像若是能在 VOICE 開始之前就把音樂劇寫完會有多大的好處. 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要瘋狂地拼湊出音樂劇的成品對我的身心靈是多大的摧殘。去年的 VOICE, 為了要把所有東西完成讓大家每天有東西可以彩排,我平均一天只睡 2 – 4 個小時。

同時,沒有人能了解要在頭腦裡的想法沒有章法的時候要生出一個場景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 我不能胡亂瞎寫,還期望能吐出甚麼好東西. 我需要知道這個場景會在哪裡上演, 哪些人會在這個場景裡,誰會在那裏演,這個場景要發生甚麼事,這要怎麼融入整個音樂劇等等的⋯

我開始去順應我的命運,打這個情況合理化,認為可能事情就是勢必會搞成這樣的。另外,可以看到上帝如何在每次都可以把事情搞定然後讓我們仍然可以練習,把東西都在時間內學起來不是很酷嗎?

我今年寫音樂劇的辦公桌。

然而,在經歷去年差點沒能活過音樂劇的壓力窟窿之後,我終於花點時間來好好反省我的寫作過程,然後突然醒悟了:我從來沒有好好地禱告求神讓我可以在 VOICE 開始之前完成音樂劇。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我認為在期限內把音樂劇完成是我的責任吧。若我失敗,這不是上帝的錯,是我的錯。既然這樣,我為啥要為我自己的責任來求神呢?

在鑑定出這個潛在的態度,我發現我很傲慢。我是真的相信神,那個在六天之內創造天地的神,無法幫助我在 VOICE 開始之前完成音樂劇嗎?

現在我在試著要把第一幕完成。我目前還有 2.5 個場景(總共 10 個)要寫. 但我現在在一個地方卡住了,所以我想說把時間花在這篇文上可能比較有效率。即使我不知道現在該怎麼把我現在在寫的這個場景寫好,但我知道創造主知道,然後他能夠幫助我今年能及時完成這個音樂劇。

請為我禱告!

作者: Timothy Chen
翻譯: Simon Yeh

進入一切真理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
約翰福音 16:13

我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找到真理,也許答案是我們找不到真理,是真理找到我們。

有一些人從科學中找答案,畢竟,科學只是看這個世界及描述我們所看到的。最有名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去年寫了一本關於他認為科學現在可以解釋宇宙來自何處和解釋沒有神的書,所以這是真的嗎?好吧,霍金覺得如果有超過一個解釋得通,我們應該用最方便的解釋-這兩者都同等真實。我認為這是我們太相信科學會發生的事:我們真實的想法被混淆了。這跟他們15年前所想的也不一樣了。(那是當許多科學家開始相信在宇宙中的大部分東西是一個叫「暗能量」的奇怪東西。沒有人這樣提議過)被科學證實是「事實」卻很快被推翻的時代,誰能怪霍金世界上沒有不變的真相?不!科學對做工作,建築技術還有類似的事情是好的;但對於找出真理不是很好。

萬一我們不能從看世界找到答案, 那在那裡有甚麼希望可以找到真理?答案是,沒有!這也許是聖經表達的一部分,當它說我們「走迷了」,「瞎了」,和「在黑暗裡」,沒有希望找到神的真理,認識上帝。我們沒有能力做到。好吧,澄清一下:我們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除非我們已經知道上帝。所以我們如何從不知道上帝到知道上帝?這是整個基督的故事。我們不會成為神,反而祂道成肉身。我們不會尋求祂,祂尋求我們(羅馬書 3:11)我們不會尋找祂,祂尋見我們。(路加福音 19:10)這是聖靈的工作:引導我們真理,不然我們永遠不會找到我們自己。(約翰福音16:13,以上)

這是多麼棒的消息啊!即使是科學家也應該了解那是唯一認識真理的方法。

作者: Luke Kallberg
翻譯: Alice Kuo

再訪百合花田

大多數的人知道我現在是個怎樣的人─可能曾經看過我在兒童營歌曲教唱,可能花一個月(或更多)跟我在VOICE

但沒有一個曾是我計畫中的一部份。我有過完全計畫好的生活─直到我的父母親決定在我高三那年開始進行在家教育。當我其他的朋友們上大學去的時候,我發現我自己跟著我的家人到臺灣為一個 “短期宣教旅行”。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它會持續13年。

為這篇部落格分享,我想要分享在高中之後幾年我寫的一些東西。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我現在可以告訴你認識那位掌握你未來的獨一真神讓所有的事情都會不一樣。

我們聚在路邊,撐著幾支雨傘躲著毛毛細雨。在那些優雅的海芋中我來來回回看著塑料筒與電線圍欄場的邊界,在六到十二吋深的水中我可以採著自己的海芋。我穿上塑膠靴及全身的裝備,接著走到爛泥的田道中,選擇那些高的、才剛開始要透出花瓣但尚未開花的海芋。我的指頭隨著莖伸到底部水面以下並且小心地向上拔起直到我選中的獎賞終於落在我手裡。三朵優雅手採的海芋擺在塑膠果汁瓶中,在我們的餐桌上正開著花。他們讓我想起我最近在竭誠為主 (福音證主協會) 所讀到的:

“想想那些在田野間的百合花─他們就在他們被放置的地方生長。我們許多人拒絕在我們被放置的地方成長,後果是我們哪兒也無法生根。耶穌說我們若順服上帝所給予我們的生活,祂會照管全部其他的事情。” (章伯斯)

過去幾年以來,我一直在禱告上帝會顯明祂在我生命中的目標。為什麼祂帶我離開了學校?為什麼我沒有上大學?為什麼祂使我搬到臺灣?人們會輕看我,只因為我沒有一個 “恰當的教育”嗎? 我會得到一個 “真正的工作”嗎?在這個世界上我到底在做什麼呢? 

當我看著我的海芋時,我體悟到我的小信。如果幾個世紀以來百合花在我們慈愛的造物主手中不斷地開著花,我的天父更是如此地看顧著我!在這幾年間,祂一直對於我的問題給予同樣的答案, “你們要先求我的國…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 (馬太福音6: 33) 我想我是上帝的百合花,並且祂要我為著祂的榮耀生長並綻放,無論祂將我放置在哪一個地方。

Author: Karen Kallberg
Translator: Angel Liao

沙漠:成長的地方?

Wadi Rum Desert, Jordan ©2010-2012 David Sant, used by permission.

太陽炙熱的曬著,直到你可以在石頭上煎蛋。而當太陽終於落回海平面下,氣溫卻突然降至接近結凍的溫度。強風掃過乾燥的地表,把沙塵吹入你的眼裡、鼻裡、口裡。在那地方幾乎沒有水,而只有強韌的植物與動物可以在那裡生存。

沙漠可真說是荒蕪之地。

但,是嗎?

很多基督徒會把生命中的困境比喻為生命中的「沙漠時刻」:那些乾涸、冷清、似乎與 神遙遠的時刻。而我相信其實有兩種的靈命沙漠:那些神引領我們進入的沙漠,以及那些我們自己因為離開與 神的關係而造成的沙漠。

有很多聖經的例子說明了很多那些在被 神領至沙漠的人,在經過那段時日都有很棒的改變。

摩西花了生命中將近八十年的時間在沙漠。而在頭四十年, 神預備他成為帶領以色列人跨越沙漠進入應許之地的人。

而施洗約翰在沙漠中長大(路加福音 1:80)。而 神使用他成為為耶穌預備道路的人。

耶穌則在沙漠中禁食四十天,為的是預備 祂將來的事工。且聖經告訴我們, 祂是因為聖靈引導才去到沙漠(路加福音 4:1)。

然而我最喜歡有關沙漠的聖經故事是關於腓利的故事。腓利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他參與了在撒馬利亞其妙的屬靈覺醒:講道與為新信者施洗。他看見 神做工也參與在其中。那一定就像在 VOICE 的服事乘以一千倍的感覺(而看見 神在 VOICE 做工已經很令人驚嘆了!)。

在經歷這些後,腓利第一件知道的事,就是雖然他人正在耶路撒冷, 神仍要他去加薩沙漠。而沒有人在那個沙漠中。如果我是腓利,我一定會想「嗯,上帝,我們在這裡作的很好。 祢為什麼要我去這個沙漠? 祢這樣作並不合理!」
但聖經中下一句話這樣寫著:「他起身便去了。」哇!這是信心。這就是活出實在真神的生命並且深深知道 神的實在。

腓利跟隨 神去了這個荒蕪之地,而且他在那裡和一位衣索比亞的太監分享了福音。我們無法知道因為腓利「起身便去了」的這個舉動,多少衣索比亞人相信了耶穌。(請你們自行閱讀腓力的故事,記載在使徒行傳 8:5-40 中文或 English

神讓好事發生,甚至是在沙漠中。我想問大家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常太快想逃離我們的屬靈沙漠?當然,因為那並不舒服。當然,也因為那很孤單。然而,也許我們應該在尋求逃跑前,先學會尋求 神。

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會花時間在那沙漠中。但我們必須小心分辯這是否是 神的帶領而非我們犯罪所導致的沙漠!以色列人因為不遵行 神旨意而在沙漠中迷網的行走了 40 年。如果你因為不遵行 神旨意而讓自己在沙漠中漫遊並且在當中失去和 神的關係──悔改吧!不要在不信的沙漠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如果是 神帶領你進入沙漠中,尋求 祂。因為最終 神希望可以拉近和你的距離,或甚至預備你去面對未來的某件事。

Author: Celia Anderson
Translator: Gracie Lu

 

您每天的十字架

「成了。」這短短的一句,就標誌著耶穌在世上為全人類提供機會與神和好的工作完成了。這是一個兒子向父親說的簡單聲明,說明基督順服父神的旨意。在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在這個週末慶祝復活節,一個紀念耶穌為我們犧牲和因他的服從而使我們能被救贖的節日。

當我們記得耶穌在十字架上受難之前的事件,我們常常想,人能一天歡迎耶穌為王,一天尖叫要他死,這真叫人困惑。他們怎麼可能看不到耶穌的愛?其實,我們讀過聖經故事的基督徒,雖然在某程度上知道一些神為我們安排的計劃,但我們常常將神的救恩當作是理所當然,這豈不讓人更困惑嗎?

跟隨基督的意思就是要活出基督。在這個復活節,我們看到了基督願意服從父親,就算死也無礙。我們如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服從呢?我們願意像耶穌一樣,服從神,和信靠祂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嗎?我們有不願放棄讓神照顧的事嗎?我們要保持我們固有的計劃和想法是很容易的。這個復活節,我鼓勵你挑戰自己,去了解和服從每天背起十字架跟隨耶穌這愛的命令。

他復活了!

作者: Joel Feig
翻譯: Adrian Luk

 

拜託幫個忙!

我很客氣, 不太喜歡麻煩別人. 這或許該歸因於我本身的個性或是我所受的中國式教育的影響.

我小時候比較害羞. 若有一道菜或是點心是我很想吃的, 我通常會選擇就不吃, 因為不想要請別人傳過來或拿一點給我.

然後我會寧可試著自己搬一個很重的箱子也不想請站在旁邊的男生幫我搬, 因為我會覺得不好意思.

但是, 上個禮拜我接到一封電子郵件, 就讓我思考, 讓別人幫助其實是可以讓他們感到光榮的. 那封短短的信是在我教的主日學裡的一個十二歲女孩寫的. 他為著學校裡的各種專題, 考試, 還有一個競賽而備感壓力(對, 十二歲而已-這就是香港的學校生活), 希望我能為她禱告.

她這樣的分享, 讓我知道她的困難並且給我這樣的榮幸可以來鼓勵她使我非常開心. 我為能夠這樣按著她的需要替她禱告感到很興奮.

透過這樣的信件往來, 我開始思考, 請求別人的幫助不都是在麻煩人, 而是讓別人因為幫助你而快樂, 另外, 這也會讓他們感到光榮. 當我能夠幫助別人的時候, 我是感到很開心的, 那我為什麼要認為別人沒那麼真誠呢?

基督的肢體是要彼此互相扶持, 背負重擔的. 從很小的事情, 例如傳個甚麼東西,到很大的事情, 例如尋求輔導, 讓我們能夠放下身段來請求別人的幫忙, 進而讓神能透過別人來祝福我們!

作者: Rachel Hung
翻譯: Simon Yeh

 

用熱誠來領導

幾週以前我為一個在德州舉行的大型盛事攝影。擔任主要的攝影師,我的角色主要為跟隨著主講者,拍攝他及與他相關的人。相當多的工作需要完成,但我學會兩個人生及領導上的重要功課。

1. 活出熱誠。當你深入地關切周遭事物時,生命會更加美好。我發現我因不想被傷害、被覺得愚蠢或被貼標籤時,我也因此排斥了許多我所關心的事物。我所看到的領導者是被貼標籤、被覺得愚蠢、並且我相信被傷害過,但他們仍然熱切關心周遭並活得有深度。

2. 有獨自的做法。當你熱切地關注時,你必須願意站出來,而且通常是獨自地。我看到在追隨一個異象或理想前,人們會跟隨群眾。  追隨者想要知道那是可行的,並且你 (領導者) 自己也相信此異象。如果在你採取行動前,你等待異象成為受歡迎的意見,你將永遠不會改變這世界。成為一個領導者並不容易,為基督而活更加困難,但我相信上帝呼召我們成為祂的器皿,為周遭的人帶來希望及改變。

作者: Rowan Gillson
翻譯: Ina Su

林,棉削,四旬期

你們有人有看尼克對熱火的籃球比賽嗎?其實這是我這個球季看得第一場比賽,而我想看的原因對,就是因為有林書豪: ) 你有看嗎?? 在聽聞所有炒作的報導後,我想親眼看看他打球的樣子! 他沒有讓我失望,那是一場很精采的球賽。

. . . . . . . . . .

你覺不覺得當你把衣服丟到洗衣機洗完後,才發現你把東西忘在口袋裡很惱人嗎? 衛生紙對黑色毛衣的摧殘是最可怕的。到處充滿白色的斑點,幾乎不可能把它們全部清除。

. . . . . . . . . .

上週三是四旬期的開始,又稱聖灰星期三。從這天起後40天,人們為了紀念基督受苦,他們暫時放棄一些東西。他們選擇斷絕一個物品或活動,如臉書、音樂、汽水、甜食、星巴克、外食、看電影等等。簡單的說,人們放棄一項不影響他們生活的事物,或是一個他們花太多注意力的活動。

才進入四旬期的第三天,我就聽到接二連三的回應,..我不行..我放棄這個東西我要餓死了,我不能吃肉或喝汽水,還有真高興我沒放棄那一項,不然真不知我要如何存活。到底這些行動是出於犧牲還是降服?他們放棄自己所享受事物的動機是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還是他們是出於自願的,只是不小心陷入了一時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忘恩負義的情緒,還是他們這麼做只是想要得到別人的稱讚,讓自己有面子?

這些都讓我反問我自己:當我選擇短暫放棄一些東西時,我的態度是什麼?例如在VOICE時不聽音樂。或是當我因為工作選擇穿上制服,而不是我自己想穿的衣服。我是很小氣的放棄?還是真正的降服,因為知道結果的甘甜勝過我的犧牲?我們的動機和心態是我們看出我們為而放棄的指南。

我們每個人一定都可以列出一些東西,是即使我們沒有卻還是可以生活的。哪一個東西是你活著不能沒有的?答案很明顯—就是耶穌基督。因為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馬書11:36)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犧牲,但任何會吸引我們注意、使我們花時間、會讓我們將焦點從上帝轉移的東西都需要被管理。也許我們需要花這40天專心聚焦在那唯一的人身上,也是這個季節最重要的人;紀念祂所做的每一件事與祂的受苦。祂為你和我犧牲了這麼多,有任何東西是我區區放棄40天可以相比的嗎!?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這到底跟林書豪、棉削和四旬期有什麼關係?!基本上他們是沒有關係的,只是一些我生命中隨機的事情和腦中的沉思。但我可以告訴你無論你是誰(林書豪或Katie Pleckham),你的身分是什麼(運動員、學生或一團混亂);你做過什麼或正在做什麼(犧牲);但一切都只單單在乎耶穌基督已在十架上成就的事。而為此,我將永遠謙卑與感恩無論手中是否有一杯星巴克。

你呢?

作者: Katie Pleckham
翻譯: Sophia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