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錯誤的看電影

自從我在四個月前結婚,我已看了“十三到三十”(13 going on 30),三季“醜聞”(Scandal),並一些我若未婚就永不會看的東西。

但最讓我謙卑的,是我發現我的觀點是多麼的窄。

這說明了什麼?
我發現我習慣了避開,而非提問,我不能立刻明白的事情。 “這說明了什麼?”我知道我會問自己,這電影啟發嗎?有文物價值嗎?但我常常只定義跟我有產生共鳴的事為“有啟發性”或“有價值”。

這畫面的對與錯?
有時候,我避免“喜歡”某些東西,是因為我不想承認,我和電台播的那首歌或故事中的那個角色一樣有問題。我喜歡告訴自己,如果我不看那部電影,或不聽那首歌,那我就不會陷入這個,或那個罪。事實是,我被拉入罪,是因為罪已經在我心裡。

有時刻,當我和某件事情產生共鳴時,我會發現,“哇!原來我喜歡這件事,是因為自私…或其他東西…已經住在我的心裡。“

這人是誰?

問什麼是對可能比問什麼是錯更令我不安,因為這問題迫使我面對盲點。這故事想表達的想法是什麼?故事裡的角色怎樣看自己?那看法如何挑戰我看事情的方式?

基督教教我在別人身上尋找上帝的形象,儘管它已有毀損,我也要允許別人用他們有錯處的看法來質疑我的看法。

我們被蒙召該如何回應?
如果藝術是人的表達,人是照上帝的形像被做,而我們全是罪人,那我們有神學的基礎去聽其他人對電影的看法。

我們不是被蒙召去喜歡其他人喜歡的事。我們被蒙召是去愛我們的鄰居,這代表少一點想我喜歡什麼,多一點想別人在說什麼。危險的是,是想像我們已經知道的事。

誠實,可能

IMG_6823

在馬太福音12:36,我們得知有一天需要為每字每句負責,當我的個人稽核員(我四歲大的女兒) 似乎能夠記得我所說的所有事情,從中我可以瞥見一二。通常她會看我是否會遵照我所給的指示或指導(像是「當妳把玩具撿起來時,我會帶妳到外面。」) 當然每句我隨興做的承諾「再玩一分鐘」或帶她出去, “有時” 會被再度提起,當她要求我要好好的遵守我的話時。

我女兒的鮮明的記憶使我只說我真的想說及想做的話,我不至於有一連串需要完成的清單。但有一個比我的方便更棒的原因,我要她對我所說的話有信心。但是現在特別是當她成長時,我希望與她分享神的真實、福音,及讓她與神有直接的關係。我不希望我與她討論重要的事情─那些會影響她對永生觀點的事情,聽起來像我可能或不當一回事。

神信實及誠實的屬性 (民數記23:19) 讓我信靠祂有完全的確據。我是否反映出神的觀點? 我是否會是個信守承諾的父母、家庭成員、老師、朋友,儘管是很小的承諾? 我知道當我言行不一致時,將來會有讓我女兒和其他人失望的時候。但當他們越如此時,就有最重要的真理影響我生命中的人的可能性。

教會生活和朋友們

Austrian church in the forest

大概兩個多月以前,我和太太決定換教會。這個問題不應當像”今天吃哪一家餐廳”一樣隨便。教會是屬基督的身體。也是基督在世上時,聽清楚囉,特別設立的屬祂的肢體關係。祂設立自己是頭,並且將每一個信徒都列為家中成員。 所以某種程度,您隸屬哪一個教會都可以。因為所有的教會都是屬於一個大家庭,只要基督是頭。

箴言說: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我們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塑造我們的思想和行為,並且型塑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這個層面而言,我們相處的人,不管是在教會或是其它地方都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未來的 5、10、或50年。

回到我們的小故事,我們有兩年的時間都參與在波特蘭的一間年輕又時尚的教會。我非常的喜歡也有參與在團契和小組中。大約一年前我們懷了我兒子路易斯,意味著我們家庭走入另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在調整的過程中,包括擔綱父母一職以及習慣有小孩,忽然發現我們所在的教會不再適合我們或是我們的新身份。看著周遭,我們發現有許多新婚夫妻或是一些小家庭,卻沒有老一輩的長者或是曾祖父母那一輩的。雖然同輩之間的輔導和建議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但是長者智慧的言語和引導也一樣重要。

神大大的祝福使我們順利又迅速地轉換到一個新的教會。我們在這個教會交到了親密的朋友以及有智慧的年長者。同時,我們也很珍惜兩邊教會建立的好關係。

也許你目前沒有一歲的小孩或是想要換教會的念頭。但是這禮拜我想要你思考的是,你都和什麼樣的人相處以及這些人將如何影響你未來的5、 10、 或50 年。

願神賜福與你!

榮恩

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你在追趕甚麼?

如果神會應允你所有的希望與夢想,你會怎樣?如果你可以在你的「應許地」擁有勝利與財富,還有天使指引你,又會怎樣呢?但是,這都帶有一個條件……神不會跟你在一起。

1024px-Beautiful_mountain_valley_and_lake_landscape

這聽上去有一點像異端的說話,但其實跟出埃及記33章神對摩西說的話幾乎一樣。祂說去那應許地,有天使指引他們的道路,而敵人也在他們的面前逃走;但祂不會同去。摩西的回應反映了他的心︰「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人在何事上得以知道我和你的百姓在你眼前蒙恩呢?豈不是因你與我們同去、使我和你的百姓與地上的萬民有分別麼?(15-16節)

在我生命中,我常常祈求恩典與幫助,但有時候我會忘記神的恩典就是祂的靈在我們裡面。我發現我經常會願意接受那個被提到摩西面前的協議。我的夢想,就算是從神而來的,也可能擠滿我的念頭,滿得把神都擠到外面了。但沒有神,那應許地也只是塵土。

我們心裡的敵人說︰「堅強起來。做你自己。追隨你的夢想。」不要聽他們說。我們在聖經裡找到的是不一樣的訊息。神說︰「我是你的力量。要像基督。與我同行。讓我的靈充滿你。追隨我!」你看到這圖畫嗎?這並不是關於我們。追隨神給我們夢想是很容易,但神要我們與祂同行。福音就是神是以馬內利的好消息—與我們同在!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向神打開我們的心。一同把我們的夢想帶到祂面前並放到祂腳前。讓我們跟摩西一起說︰「父啊,不要帶我們離開您的同在!把我們從周遭的世界分別出來,分別給您。」

理論思考的羊

最近我開始檢視耶穌過去所做過的一些教導。我愈深入探究,我愈發現耶穌教導過好多事情,但更令我驚奇的是,耶穌卻似乎不曾對這些教導深入細究。我指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約翰福音10:27為例好了: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好,這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經節,而且任何人都會的認為這是一個耶穌所做的一個的堅定的訓勉。但是,如果你深入的去探究,又有多少人可以全然的解釋這樣的訓勉在實際層面上怎麼執行?

當耶穌說 祂的羊「聽見」祂的聲音,祂指的是什麼?是指耶穌時常對 祂的羊說話?我不斷的問著自己問題,甚至深入語文以及文本的探究,但我仍無法釐清許多疑惑。

身為人類的我們常常在我們的思緒裡堆疊事情。對我來說,我很容易去揣測耶穌每一次教導背後的意念,但實際上-而且我真誠的覺得-我無法將耶穌所說的話套用在任何解釋的理論裡。而且,面對這樣的事實讓我覺得不自在。我的腦袋想要釐清這些,我想要知道在聽到耶穌的聲音後將這個教導傳遞給別人的這個秘密公式。

Sheep Formula1

後來,我逐漸相信耶穌對於 祂所說的教導保持相當自由的態度。祂知道我們的想法,知道我們的心。雖然不管我們承不承認,我們常常會試著以不同的方式釐清這個基督徒公式。然而,這樣的公式卻常常很快的轉變為相似於法利賽人執著的宗教態度。其實不明白耶穌的教導,卻可以促使我們著手進行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必須更深刻的認識耶穌!如果我們的心呼求與耶穌建立深刻的關係,我相信,因此 祂的羊會在個別的層面上明白「聽見」主聲音的景況。也許每個人對這聲音的明白都不同-但這不要緊。所以別再嘗試著將公式套用在耶穌的教導上。祂不曾如此,如果我們保持一顆單純羊兒的心,我們也不會去細究了。

要…生氣?

「生氣卻不要犯罪」(以弗所書4:26)

Angry Luke on phone我常常因為自己很少生氣而引以為傲。也有人讚美過我的斯文,因為我幾乎不會發脾氣。也許這就是我為什麼沒有真正明白過這節經文。不知怎麼的,我的腦子自動把這節經文翻譯成「如果你不幸生氣,要確保你不會犯罪」然而,這節經文其實是個祈使句; 一個命令,單純卻並不簡單 :「要生氣」難道保羅告訴我們錯了嗎?還是這翻譯不對?畢竟,難道生氣不是罪嗎?
在某方面,把生氣想成是類似身體疼痛是有幫助的。就像當我們身體受傷時感到痛,當我們愛的事情(或人)受到傷害或毀壞,我們會感到生氣。

那麼「不要犯罪」是什麼意思?就像我們應該採取步驟來處理身體疼痛的原因,我們「…不可含怒到日落」而應該要快速來解決。當然,生氣是很複雜的,以下有幾點主要原因和回應的方法。

  1. 你的愛放錯了地方。
    當我們愛上不應該愛的,或愛上一樣東西過於我們應當愛的,我們就會生錯氣。這是一個要調整我們優先次序的記號,然後我們要照上帝的心意去愛。
  2. 你所愛的在痛苦中。
    當別人受傷時,我們會忽視嗎?還是我們會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我們會與他人同哭嗎?
  3. 你所愛的傷害了你。
    愛讓我們變脆弱。當我們所愛的傷害了我們,我們不應該不理他們,而是應該用愛心說誠實話。

問題是,做這些事很花心思。我常常為了逃避生氣和面對對方所造成的不便,而選擇不去管它,這是一個危險的態度:就像痲瘋病患者會不小心損壞自己身體而不自知,人們想要保護自己免受痛苦,結果有可能讓不好的事發生在自己周圍。

Easter Cross

© Les McLean

拿這種態度與神如何回應我們相比較,祂傾其所有來愛人類,當我們拒絕神時,神對我們發出可怕的怒氣。如果神不是那樣愛我們的話,祂可以避免掉很多痛苦及煩惱。但祂卻怎麼做呢?祂採取嚴厲的措施與我們和好,祂差遣耶穌為我們的罪死,使我們可以與祂再次和好。

同樣的,我們不應該沉溺在我們怒氣裡,而是應該「…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2)

在這個復活的主日,讓我們紀念神偉大的愛,和祂的大憤怒,和祂偉大的饒恕。

“直到耶穌 十架受死
神的憤怒 得以停息
所有罪孽 祂全承擔
因主受死 我得生命”
(在基督裡, Stuart Townend)

唯獨聖經

最近我在問我自己一個問題:誰有權利來教導聖經?雅各告訴我們這不是個輕鬆的責任:「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雅各書3:1)

知道聖經並不給你權利去教導。

 

如果你對教導沒有興趣,很容易地可以把這個屬靈引導交給牧師與祭司。但是這可以變成一種極端─數百年來在歐洲,只有祭司被允許可以教導聖經。教會的領袖是所有教義事項的最終權柄,而且他們的聚會沒有被檢視,不論領袖們教的是否是真理。人們無法以通用可閱讀的語言來傳遞聖經真理因為教會害怕如果許多人開始自己解釋聖經教會合一就會瓦解。這樣的文化成為馬丁路德決議要改革的一部分。馬丁路德相信聖經,而不是領袖們,才是教義事項的最終權柄。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沒有一個人對聖經的解釋可以是至高無上─經文本身就是至高無上,不是任何一個對經文的解釋。

馬丁路德用拉丁文 Sola Spriptura 來稱呼這個原則,意思是指「唯獨聖經」。這可以在保羅讚許庇哩亞人的實踐中看到:

「這地方的人,賢於帖撒羅尼迦的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查考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使獨行傳17:11)

所以我們應該讀聖經並且謹慎地相信。但在教導上有許多不同的層次。當我在一個對話中與朋友分享我的看法,我其實就是在做一個小的教導。當我向我的家人讀聖經時,我的教導就大了一些。帶領查經、教導一個班級、在教會裡講道…都是不同層次的教導,並且需要不同的要求。在帶領查經之前,我應該在這些責任上有一定的水平。教導一個班級可能需要特殊訓練與技巧。在教會裡教導或講道的先決要件在聖經有詳細的記載,基督徒對於他們所立的領袖有這樣的責任。

「教導」這個字表示著教師持有某一種位置。持有什麼樣的位置是特定的,可能在我有權利去教導之前有許多不同的要求。但如果你不是一個老師,你仍然有那樣的責任去認識聖經並且讓它來塑造你的心思意念。聖經本身是最終的教導權柄,而我們每個人都應在每一天每個方式上彼此互相提醒。

作者:Luke Kallberg

翻譯:Angel Liao

仰賴耶和華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5-6) 這是我記得當我還是小孩時(哇好久以前了),最先學會背誦的兩節經文。過去20多年來,當我思索生命中種種的問題時,我引述並默想這經文無數多次。或許你自己曾問過以下其中幾個問題:我該讀甚麼科系?我該從哪裡找工作?我要怎麼負擔學費/車費/房租?我該跟誰結婚?我一生的志業是甚麼?如果你也問過很多這樣的問題,並覺得掙脫未知感是越快越好,那麼你跟我很像。

即使多年來我對箴言第三章的經文很熟悉,我卻仍在剛開始理解這些經文的真理與重要性的階段。過去一年來,主以祂的慈愛幫助我放下自己的聰明和想法。我在去年暑假的VOICE跟你們一些人分享,我一直在找工作,處理取得我學位和教師執照的一些問題,並同時試著想出我該如何在異國自立。隨著失去一個接一個的工作機會,每往前一步就要處理如山般高的文件,我常常感到十分灰心。看起來好像每個可以出錯的環節都出錯了。每當我想到所有我必須完成的事,我覺得這些問題是不可能被解決的。我有可能在我的停留許可過期,必須回到美國前找到工作嗎?我到時究竟有無足夠的錢讓我回到美國呢?我不斷地問到底還要我等多久…而神要我信任祂,並停止倚靠自己的聰明。我當時仍試著將我以為自己需要的,塞進我以為神所希望的理解之內,但神告訴我放手,讓祂自己向我顯明祂話語中應許的智慧與慈愛。

毫無疑問地,神是如此信實並及時的供應了我一份工作。我有一些居留證的文件,因需要批准而被送回美國,而它們就在我簽證過期的幾天前通過了。我教師執照的文件審核通過了,而我甚至因此能在台灣有更好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神實現了祂必指引我道路的應許,而且我有許多主如何在關鍵時刻及時供應我所需的見證。讚美神,因祂沒有讓我繼續倚靠自己的智慧。神的話是真實的,願我們繼續每一天行在祂的光中。

作者:Joel Feig

翻譯:Joy Liao

剝落

VOICE history

VOICE through the years (1999-2013)

你或許認為我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必定過得很舒服。在我記憶中,我總是相信有神。我星期天都會去教會。我聖經從頭到尾讀過無數次。我上基督教學校。我甚至在台灣宣教了13年。如果你不知道誰認識神,我認識。

我恐怕從來沒有說出口過,但是在我心中,我是這樣相信的。我知道該說什麼,該做什麼,甚至如何看待我的生活和我 (或別人) 面對的問題。我把基督教裝在一個很好的小盒子裡,外面綑上蝴蝶結。

我就是這樣服事基督許多年。當別人有問題時,我總有答案。我會把我的小盒子給他們。這很合理。在我身上行得通。

很遺憾的,當VOICE (當時叫CLEC) 在15年前開始時,我沒有很多服事的經驗,但是在屬靈上極其自負。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卻協助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營會,傳遞給人在盒子裡的基督教。可是這樣過了幾年後,我就已經心力枯竭。我疲於硬性規定、疲於說服別人我的基督教比他們的好。

神是滿有恩慈的。祂用我有的一點點去觸動了幾個人的生命,這絕不是我的作為。2004年,有人請我們負責給一群台灣來的老師做TESOL訓練,我們同意了,只要我們也能同時舉辦一個學生營會。這是VOICE的轉捩點,從此我們不再把焦點放在推廣我們版本的基督教,而是刻意透過各種事件來介紹福音。我們很受歡迎的假日晚餐就因此開始。

如今十年過去了。如果你問我到底有什麼改變,我可以說,也許我服事的經驗增加了,但是我高人一等的屬靈驕傲也相對降低了。這些年來,神讓我在生活上經歷許多無法解決的困擾。祂讓我在怒氣和苦毒中掙扎,卻完全沒有辦法「修理」我自己。透過這些困難的處境,也許是第一次,我開始了解,在罪中我是何等無助,我對神的認識何等淺薄,我何等需要祂的恩典。正如祂一點點剝去我以為基督教信仰必有的東西,祂也一點點從VOICE中剝去那些外表的東西。

當我們面對VOICE 2014時,我們將面對另一種剝落,或許是最深的一種。就在我寫這篇部落格時,培基總部的董事會正在調查一連串對高維理先生的嚴重指控,目前他暫時離開行政的工作。我們為這消息感到十分難過,也很關心高先生和一切涉及的人。我們雖不知道事情最後會如何發展,但是我們確知的是…

1)    「神是真實的,要活出祂的真實。」即使我們所尊重之人的人格受到批評之際,這句話仍是真的。願神在這個時刻,把我們更多的錯誤觀念剝去,好讓我們把信心單單建立在祂的身上

2)    無論上述調查的結果如何,VOICE 的同工團隊定意將盡全力活出並傳揚最純全的福音。

基督教與高維理先生無關,與VOICE無關,與我們中間任何人都無關。基督教是關乎一位神,祂愛這一群可憐、無助的罪人到一個地步,願意離開天上的榮華,成為人的樣式,在罪人手中受苦並冤死。祂來到世上救我們,給我們不配的生命與盼望。我無法測透這樣的一位神。沒有一個盒子可以把祂裝進去。

我心所望別無根基
只有救主流血公義
除此以外空虛無憑
只靠耶穌救主聖名
唯獨耶穌…

作者:Karen Kallberg 陳佳安
翻譯:Anna Chen 陳何友蘭

透過拿走來給予

你最近是否曾想過神如何透過拿走來祝福我們? 我不只指試驗和重擔,我指的是挪去「好」的事物。

祂所給我們的祝福顯而易見! 只要回想2013年VOICE同工,當我們在八月說再見,David 和Anna就搬到南投,Jerry 和Ada搬到屏東,Ethan搬到台中,Audra生了小孩,Brianne搬到屏東,我加入在台中的青年事工英文訓練中心(SYME) ,Loren 和Tina彼此結婚了!

這些都是附加的祝福,我們自然會感謝神,但我們會為過程感謝祂嗎?會為旅程感謝祂嗎?為祂從我身上拿走的感謝祂嗎? 我相信需要放棄這些或在收到新的和美好的祝福之前,讓上帝來取代生命中的「好」。但是,到時候,可能並不曉得為什麼要放手! 所能做的就是信靠祂。

有時神把東西拿走是為了要用祂的方式放回我們身邊。有時祂用「最好的」取代「好的」。

神交還以撒給亞伯拉罕,加強及證明了亞伯拉罕的信心,同時仍然實現祂對其後代及彌賽亞的諾言。

  • 神祝福了約瑟的人生,使用他保存了以色列民族,並讓他再次面對面的親眼見到他摯愛的父親及家人。
  • 神雙倍祝福約伯物質上比以前還多的財富,親自從旋風中和他對話,並引導故事能夠流傳下來,以至於我們能夠更好的了解祂的心意及作為。
  • 在十架後,門徒迎接他們的主人歸來後成為救主! 並且,祂會與他們及我們同在直到永遠!
  • 透過耶穌犧牲了祂的權力、榮耀、聖潔等,祂得到了教會,也就是祂的新婦及產業,神國的關鍵、所有榮耀、榮耀、權力。還有很多例子。

比較好的例子是立刻頌讚他 (約伯記 1:20-21) ,並「選擇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奪去的」(路加10:42) —放棄世上的物質以至能得到天上/永恆的價值。

透過失落、傷心、痛苦及失望,我曾經歷了一些與神甜蜜團契的時光。當我在試驗中意識上仍選擇靠信心讚美祂時,我已被祝福,相信祂會為了祂的榮耀及我的益處,即使當我不了解。

我們的希望可以很容易改變,但是,假如我們只尋求神所為我們揀選的,那麼我們的渴望就不需要改變了。除此之外,我們可以歡喜的將我們心中的渴望交給祂妥善保管而不是達成我們的目標。假如祂想要實現祝福,祂可以達到百倍。

所以為什麼要等候兩年(或是更長) ,直到我們了解上帝為什麼在我們感謝祂以前將東西拿走? 現在就做吧,信靠這是從祂而來的祝福!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 5:16-18